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肖亚卓、公兵)今夏的阿尔卑斯山谷,姚妙冲过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OCC组(50公里组别)终点时,还是女子组第二个到达的选手。十多天后,原本获得第一的肯尼亚选手因兴奋剂违规被取消成绩,姚妙递补为冠军。
姚妙(左)在2025年UTMB OCC组别终点处与另外两名选手合影。图源:UTMB赛事组委会
继2024年后,她再一次站上该组别的最高领奖台,加上2018年夺得CCC组(100公里组别)冠军,姚妙成为亚洲首位在UTMB不同组别三度夺冠的女运动员。这位从贵州大山里“跑”出来的女孩,又因大山而成就自我,再次书写了属于中国越野跑的新篇章。
大山里走出的冠军
姚妙与大山的缘分,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1997年,她出生在贵州六盘水的一个小山村。她是这个贫困山区家庭里的第6个孩子,上有4个姐姐和1个哥哥,年幼的她很早就要帮家里下地干活,背着竹篓上山挖土豆、掰玉米。
“我们家在半山腰,学校在山脚,一天来回就是十多公里。”姚妙回忆,“放学后还要去山里帮忙干农活。”
年少时的姚妙完全想不到,自己后来的人生会因为跑步和山,再联系在一起。
“那时候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跟山有关的运动项目。”
2023年,姚妙在家乡参加比赛并夺得六盘水马拉松赛国内女子组冠军
2012年,15岁的姚妙因在省运会上表现突出,被选入贵阳市体校。她最初尝试自行车,后来转向跑步。但在2016年毕业时,因为种种原因,她既没能脱颖而出进入专业队,也未考上大学。迷茫之中她选择了前往江西投奔自己的三姐,在那里学习化妆谋生,同时也在健身房兼职补贴生活。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一次看似冲动的决定。为了赢得奖金,她借钱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张掖参加一场百公里越野赛,却因高原反应在40公里退赛,不仅没能获奖,倒欠下1000多元钱。
那次失败,却点燃了她的斗志。仅仅三周后,她站上另一项高原百公里赛事的起点,并最终以领先第二名一个半小时的优势,赢得了人生第一个冠军。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姚妙几乎横扫国内赛场,不仅是越野跑,还在马拉松比赛中多次夺冠。2018年,她第一次参加UTMB,就在CCC组别中夺冠并刷新纪录,成为首位在该赛事夺冠的亚洲女性。
姚妙在2018年夺得UTMB CCC组别冠军后庆祝胜利。图源:UTMB赛事组委会
“我在越野跑里感觉自己更有优势。”姚妙说,“我的反应能力比别人要快,适应山地环境也比别人更容易。到国外比赛,一周左右我就能完全适应山地环境。”
2018年,姚妙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
挫折与复出之间
顶峰之后,并非一路坦途。2019年,姚妙在国内依旧保持着冠军水准,但在国际赛场却接连退赛。过度参赛、伤病困扰和科学补给不足,让她在UTMB等重要赛事中甚至一度因突发短暂失明被迫退赛。那一年,她几乎失去了继续奔跑的信心。
“当时确实不想再回越野赛道了。”姚妙回忆,“就想着既然不想跑越野,那就去跑马拉松。”
2019年,她加入湖北田径队,开始尝试转攻马拉松。2020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后,她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参赛,在全国锦标赛和多站城市马拉松中屡次夺冠。疫情期间,她的节奏被迫放缓,但也因此获得了调整和反思的机会。
2019年4月14日,姚妙在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上获得女子组全程马拉松冠军。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022年,她重返越野跑赛场,复出首战便赢得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115公里冠军,随后连续在国际赛场取得突破。2023年至2025年,她两度夺得UTMB赛事的OCC组冠军,还在勃朗峰马拉松等赛事中稳定站上领奖台。
姚妙在2023年勃朗峰山地马拉松比赛中
即便在赛场重回巅峰,挑战依然存在。今年的UTMB赛事OCC组中,她在22公里处遭遇计划外的考验。
“我们原本计划在那个补给点补水,但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她说,“那一刻心态确实受到了影响,但不能想太多,时间耽误不起。”
最终,她只能在途中寻到牛棚里的水源来调配自己的电解质能量粉,能量和水分供应上后,体能才逐渐得到缓解。面对突发状况,她学会了冷静调整,也更懂得过程的重要。
近几年,中国的越野跑运动发展迅速,从高原到沿海,赛事数量逐年攀升,参赛人群也在不断扩大。越野跑不再只是小众圈子的爱好,而逐渐成为大众体育和户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妙也谈了自己的观察。她说:“在国内,比赛往往融入地方文化,而且补给和保障做得很周全;国外赛事更强调竞技,补给就随意得多。”在她看来,中国越野跑正在以独特方式成长。
2024年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上,姚妙在冲线前与观众们击掌。图源: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赛事组委会
超越胜负的坚持
在一次次比赛和状态的起伏中,姚妙逐渐学会了和输赢相处。
“2019年之前,我几乎每一场比赛都只想着冠军。”她说,“如果没拿到,就会觉得自己训练不够刻苦。”但频繁的退赛和伤病,让她明白了单纯的执念只会消耗身体和心态。“现在,大比赛里我依旧会全力去拼,但小比赛的时候,我更享受过程。”
姚妙在比赛中向现场观众挥手
这种心态的变化,也体现在今年UTMB上的经历。虽然她第二个冲线,但在对手成绩因兴奋剂违规被取消后,她被递补为冠军。“其实心情蛮复杂的。”姚妙坦言,“当时已经接受了第二名,后来对手又出现兴奋剂事件,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变化,不会因为递补成为冠军而额外有太多情绪波动。”
今天的姚妙,比以往更从容,也更坚定。对年轻选手,她的建议很直接:“要学会做一个‘笨小孩’,学会信任教练。如果总是想法太多,反而会限制天赋。”
作为女性运动员,姚妙也不回避那些客观存在的挑战。“生理期甚至赛道上的一些细节,都会影响发挥。”她说。但在她看来,越野跑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公平——无论男女或者年龄,最终决定成败的,始终是耐力与意志。
姚妙在云南进行高原训练
正因为经历过低谷、质疑和意外,她才更懂得胜负之外的意义。在一次次奔跑中,她看到的不仅是终点,更是过程中的风景,当然,也在其中不断找寻自我。
当被问及“越野跑是否让你更了解自己”时,她的回答是:“我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大山之外回到大山之中,姚妙继续奔跑,把人生的答案留给山径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