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公厕革命”显成效 人性化服务再升级

2021年06月07日 17:03:01 中国城市报胡安华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鼓楼广场的077号公厕在2016年获得中环协最美公厕综合奖。山西省临汾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如果去一座城市旅游,大多数游客的首选是游览山水景观或了解人文地理。“来山西临汾市旅游的外地游客,很难不会会被临汾的‘五星级’厕所吸引,甚至有很多外国游客是慕名而来的。”山西省临汾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道。

站在临汾市鼓楼广场上,记者发现古建筑风格的公厕与周边鼓楼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在市区中,一些外观设计成类似故宫、鸟巢、城堡等建筑的公厕,也成为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公厕作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的重视。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提高公厕管理能力、提升公厕服务水平?如何通过智慧公厕的建设为市民带来了如厕幸福感?公厕改革又将走向何方?这都成为摆在相关管理部门面前的课题。

因地制宜改善如厕体验

厕所虽小,情系百姓。“公厕革命”理念的提出,和早些年全国多地厕所分布不均,数量不足、脏乱差等问题有密切关联。

“人有三急,如厕方便与否是我外出遛弯时一直关心的问题,人上年纪了腿脚不方便,公厕的品质影响我外出活动的质量。”年近70岁的北京市民葛大妈向记者表示。

纵观北京市的“公厕革命”史,不可谓不惊叹。

记者梳理发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旅游事业大发展,来自国外的游客成倍增长,但是厕所的软硬件升级却远远不能与国际接轨。当时外宾形容夏天如厕有四步曲:“哭、跳、笑、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北京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可公厕问题拖了人们大步奔小康的后腿。为了改造厕所,北京市政府从1984年到1994年的投资总额达到了2500余万元,各区县政府也投资近2500万元。北京市用这些钱共建了上千座厕所,其中三类以上公厕800多座。但是与当时北京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当时,北京市由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共有6800多座,如果从数量上讲,北京的公厕已堪称世界之最。但是,这6800多座公厕的设施标准低,分布也不合理。

为了解决老百姓出行在外最关切的问题,北京市政府在1994年8月首开先河,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公厕设计大赛,掀起了北京“公厕革命”的热潮。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造创新,近年来,北京市目前有20800多座公共厕所,累计改造公厕9549座,城市公厕等级达标率达到99%。

记者梳理信息发现,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修订和完善了《公共厕所建设规范》《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公共厕所建设成本控制标准》等十多部标准规范,为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提供了政策支撑。

不仅如此,北京市还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厕所革命”,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适合北京市公厕品质提升改造的新技术,有效地解决北京市公共厕所有臭味、不节水和冬天冷夏天热的问题。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处长周学胜表示,为解决公厕除臭问题,北京市内公厕均使用了低位抽排和新风技术;为增加公厕亮度又考虑节能的问题,使用了节能照明技术;为解决冬天冷夏天热的问题,在核心区公厕内安装空调,确保公厕温度适宜。

目前,全国其他城市的主题文化公厕也不断丰富,为过往市民提供了高标准、更周到、更温馨的如厕体验。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公厕智慧管理系统在充分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设置视频、臭气监测、人流量监测、保洁人员考勤、蹲位监测、公厕用水、用电监测等监测系统,设置便民信息显示栏,臭味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此外,“智慧公厕”APP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精准地查询身边最近的公厕,让“如厕”问题变得简单与便利。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洗耳池公园周边建起了,具有仿古庭院式风格的公厕,显得协调统一、相融成景。当地人史女士告诉记者,每次晨练后步入公厕,耳边立刻回荡起舒缓的音乐,“这种古色古香的公厕很好地点缀了城市风光。”

如何实现如厕自由

近年来,“如厕自由”这一概念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什么是“如厕自由”?周学胜解释,“如厕自由”是市民公众在有内需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找到公共厕所。周学胜说:“如厕自由不自由受很多因素制约。比如:找厕所的手段、厕所的数量、公厕的分布和询厕的数字化程度等。”

据4月13日高德地图发布的《2021中国公共厕所图鉴》大数据分析显示,杭州、北京、拉萨等十个城市因为人均拥有厕所数量最多,被评为“十大如厕自由城市”;从各城市日均搜索“厕所”次数来看,北京、成都、上海等十个城市因为需求极为“旺盛”,被戏称为“十大内急城市”。

针对“十大如厕自由城市”这一现象,周学胜称:“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公厕上高德和百度地图,方便市民游客如厕需求。北京在如厕自由上正作出积极努力。”

记者梳理发现,按照北京市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189.3万常住人口计算,万人拥有公厕6.1座,已大大超过国家每万人拥有2.3座公厕的水平,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分布4.5座公厕,达到居住区每平方公里分布3至5座公厕的国家标准。

业内专家认为,在解决“如厕自由”后,还应该拓展公厕功能,继续完善设施,为公民带来更好的如厕体验。比如增添手机充电、饮料自动售卖机、书吧等多功能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更人性化、更全面的服务。还可以积极尝试安装LED显示屏,探索公厕管理新模式。

改革需注重人性化管理

如厕体验感来自于哪里?有市民认为洗手的水温,也有市民表示是否有厕纸……但在更多的女性群体眼里,如何解决女卫里数量有限的坑位与总是排起的长队成为最关注的问题。

“北京市有些公厕就存在男卫大、女卫小的问题。女性卫生间永远是长队,着急如厕的时候还得厚着脸皮往男厕里跑。”北京市民王女士说。

近年来,为优先考虑增加女厕位,北京市海淀区对区内255座公厕启动提升改造。针对网友提出的“是否会把更多空间适当优先考虑给女卫”这一问题,周学胜谈道:“北京市是一个旅游城市,我们充分借助这次厕所革命,最大限度地调整男女厕位比例。”

据了解,北京市在修订公共厕所建设规范标准时,充分考虑了男女厕位比例的问题。新修订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规范,要求男女厕位比例要按照1:1.5建设,并且把男生小便厕位也算在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女厕厕位的数量,满足市民如厕需求。

而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方案要求,对公厕坡道、扶手、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整改,提升公厕无障碍环境,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如厕体验舒适。

此外,一些城市的智慧公厕系统已上线,让人“足不入厕”便可对公厕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也为环卫工打扫厕所提供了便利。一名女性环卫工表示:“之前打扫男厕的时候,我都要站在门口大声问几次有没有人在,现在只需要看看显示屏就知道,省时又省力。”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彤彤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