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

开学才两周,不少家长和学生吐槽这种文具!看起来差不多,有区别吗?

2025年09月18日 23:24:12 上观新闻

最近,社交平台有不少家长或学生发帖抱怨,开学才两周,新贴的包书皮已经出现了起泡、鼓包、难撕难换的现象;还有家长因为包书皮质量不佳,孩子的新书变成了旧书,直呼“还我儿子新书”。此外,“水笔断墨、难干”“铅笔一用就断、一削就断” “橡皮擦不干净”等有关学生文具的“避雷帖”也不少。

社交平台上,有关学习文具的“吐槽帖”“避雷帖”层出不穷(截屏)

包书皮、水笔、铅笔、橡皮等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市场上品牌众多,产品样式看起来也差不多,真的有区别吗?

“确实有区别。家长和学生在选购学习用品时,既要用对方式,更要注意产品品质。” 全国文具运动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姚鸿俊以包书皮为例解释说,短短两周就有部分包书皮出现起泡、鼓包等现象,通常由几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操作不当。比如,包书皮的尺寸没选对、贴的时候没对齐,或者贴的时候没有刮干净气泡。这些都可能引起包书皮起泡。

二是产品本身质量不达标。包书皮看起来都是透明的,可消费者如果仔细比较不同品牌的产品,会发现有厚薄差异。部分包书皮膜材过薄,缺乏韧性,包书后就容易破损或起皱。同时,包书皮的持粘性也与包书质量密切相关。薄薄一张包书皮上遍布胶水,如果胶水配方中固含量太低,会影响粘性及稳定性;施胶不均匀或胶水内聚力不足,会导致包书皮粘性不持久;如果干燥工艺不佳,胶层残留水分,后续吸湿也会导致包书皮粘性下降。

家长和学生还要注意包书皮的安全性。包书皮须符合《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团体标准》,该标准对包书皮与书套的持粘性、耐温湿度、有害物质检测等等指标有明确要求,规定了产品所含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的限量。不合格的包书皮若存在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包括刺激呼吸道、干扰内分泌等。

“但与起泡、鼓包等肉眼看得见的问题相比,有害物质肉眼不可见,最多只是有异味。”正因如此,姚鸿俊提醒家长和学生在选购包书皮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并且与课本尺寸相匹配的产品。比如,要注意检查包装标识是否完整,品牌信息、执行标准、注意事项、警示语等缺一不可。作为学习用品,包书皮、包书套等还要符合《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必须有警示语“适合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的学生使用”或“适用年龄:6岁至14岁”。此外,可以查看产品是否带有检测证明,明示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部分正规品牌的包书皮还附有检测报告,显示详细的检测结果(作者 摄)

水笔、铅笔、橡皮、笔记本等学生文具,同样要符合相关标准。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信息中的“执行标准”了解相关情况,并注意是否具备警示语。姚鸿俊说,看生产信息、执行标准和警示语既是学生文具的基本选购常识,也是基本的安全保证。

只要是学生文具,即使类型不同,也必须具有生产信息、执行标准、警示语这三项内容,图为不同品牌的彩笔和笔盒上的相关信息(作者 摄)

此外,消费者、尤其是低龄消费者不要被“网红”产品、“花哨”产品等迷惑,避免使用“华而不实”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例如,纸张颜色过白的笔记本等,可能含有荧光增白剂,影响学生视力,推荐选择偏米偏黄的本子;香味过重的橡皮,可能含有超标的危害物质如邻苯增塑剂,影响身体健康;颜色过于鲜艳的蜡笔、油画棒、橡皮泥、彩泥、超轻黏土等,可能存在可迁移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造成身体系统器官的损害。如果相关产品缺少生产信息,或者利用玩具等形式规避相关标准,都值得警惕,建议不轻易选购。


责任编辑:张阿嫱

开学民生消费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