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群山抹绿,山桃花开;夏,林海滴翠,百鸟翔集;秋,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白雪皑皑,松柏挺立……山水生态长卷随着四季变换,展现着迷人的风采。这,就是北依秦岭、南枕巴山的石泉。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化旅游名县、西北生态经济强县为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石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池河镇:新发展思路创增收
近年来,池河镇在明星村实践“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业态融合、旅游兴村” 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培育形成蚕桑、养猪、养鸡和乡村旅游四大产业,2021年全村年养蚕6000张、出栏生猪3.6 万头、养鸡20万只,接待游客100万人,全村总产值达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8万元,群众人均收入20478元。
通过集体经济带动和三产融合,明星村实现了桑园变景区、旧宅变民宿、农民变股东的美丽蝶变,共吸纳全村1600余人融入产业链,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还吸引20户返乡创办农家乐、民宿、特色小吃及手工作坊,走出了一条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转岗、居家经营的增收之路。
后柳古镇:把“古建筑”变成“新产业”
后柳古镇位于后柳镇社区二组,由于地处汉江江畔,两旁民宅多以木板为墙,上有一层阁楼,绘画山墙,古色古香。古街内大部分古建筑保存良好,建筑形式既有徽派硬山式建筑风格,又有秦巴地区独有的悬山式建筑,高地错落有致,形成了白墙灰瓦,此外镇区东南端沿中坝河和汉江,还留有少量明清是期古建筑。
2014 年古镇按照“保留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了改造提升,工程由县移民局配套资金,西安曲江热点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施工,对古镇街区住户进行整体租赁及部分外立面改造,统一徽派风格,实行对外租赁经营和户主自主经营结合,经营范围以茶座、酒吧,特色美食、土特产及手工艺品零售为主,通过公司运作,规范经营将后柳古街打造成为休闲、购物、娱乐一体的旅游街区,改造后的古镇已开街对外经营。
石泉汉江水质保护站:陕西首个水质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
为进一步加强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智能化管理水平。石泉县投入资金 200余万元,将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原航运管理所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了安康市第一个汉江水质保护站和石泉县小钢桥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汉江水质保护站及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成,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首个水质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集环境应急、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于一体的汉江水质保护机构,进一步丰富了“智慧汉江”内容,应急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汉江水质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从打造宜游、宜业、宜居“三宜”石泉,到建设全国“两山”示范县、全国文化旅游名县、西北生态经济强县“三县”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石泉县不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俯瞰今日之石泉,林海浩瀚、古木参天,林网环田、碧水围城,一草一木、处处生机,一幅幅生态美卷,令人目眩神迷。(当地供稿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