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阿拉善12月27日电 (记者叶中华)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立足人才引进方式不够灵活、人才质量参差不齐、难引进易流失等问题,有效破解人才引进难题,转变引才理念,前移引才关口,变毕业生引才为在校学生定向“约”才,积极引导本地户籍优秀青年人才回到阿拉善、扎根阿拉善、服务阿拉善。
变应急引才为超前储才。聚焦本盟绿色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型新型产业发展,以及补齐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短板等,树牢战略眼光引才。坚持规划先行,当年根据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科学编制《阿拉善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涵盖引才岗位、人数、学历及专业需求等,为战略储备人才、预约引进人才打好基础,避免急用急引、现找现用。同时,起草了《阿拉善盟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办法(试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为集聚和服务优秀青年人才打好政策基础。
变毕业生引才为在校生约才。制定出台《阿拉善盟“鸿雁归巢”人才预约引进暂行办法》,将阿拉善户籍博士研究生、原“985”工程高校、“双一流”高校建设学科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及“双一流”高校或第一批次普通高校录取的医学类、教育类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等四类人员纳入“约才”范围。符合当年《阿拉善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相关条件的,按照个人申请、资格审核、双向选择、评估、考察和体检、公示和聘用等程序,“一事一议”择优引进。建立“鸿雁归巢”预约引进人才档案,对在读的预约引进对象采取每年开展1次座谈交流+1次成绩核查的方式,精准掌握其学业情况、政治思想动态等。对重修和不能按时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解除《阿拉善盟“鸿雁归巢”人才预约引进协议》,取消引进资格。
变“守株待兔”等才为“主动出击”招才。加强与阿拉善籍青年人才的日常联系,通过高学历人才限时报备、充分发挥北京、西安、呼和浩特等4个驻外人才工作站人才联络作用等,广泛宣传我盟人才引进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优秀大学生回乡工作。加大“走出去”引才力度,通过组织专门团队外出招引人才、空中双选会、校园云招聘等,简化考试流程和环节,缩短引才周期,提高引才效率,加快补充我盟急需紧缺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共有150名阿拉善籍国内外高校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到盟委人才办登记报备,引进10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名教育领域优秀人才达成初步引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