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张亚欣)9月6日,途家民宿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乡村民宿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95后乡村民宿从业者数量同比2019年增六成,年轻力量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带来更多新玩儿法。
随着旅游业的回暖,今年上半年乡村民宿迎来丰收季。《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途家平台乡村民宿累计接待近300万人次,为乡村房东创收超15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3.5倍。
乡村民宿不仅让人更亲近自然,也成为本地文化传播的载体。目前张家界水涌金江乡村民宿跨省游客人比例近六成。房东杨万喜表示:“这些活动都是免费提供给客人的,都在我们的庄园里,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客人们不止能在民宿里休闲,更能感受我们土家族的风情。”
截至2023年7月,途家平台乡村民宿房源量相较2019年增长近两成。乡村民宿扎根乡村,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用实力赋能乡村。
在陕西省安康市,返乡年轻人苟云华以一年6万元的租金租下占地面积近30亩的原国有土地农场,将这里改造成梦紫阳民宿,年均带动周边农户40余人就业,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
苟云华坦言:“乡村民宿是链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媒介,城里的客人来到乡村,住在乡村,其实给当地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我们目前正在探索三产融合模式,让城市的客人不仅能住进来,还能通过持续消费变成村里一产二产的客人,实现村内产业的持续增收,对乡村而言也更有意义。”
除了直接带动的就业和民宿内三产融合所产生的收益外,民宿产业带来的延伸就业前景想象力无限。北海一民宿村,村内以民宿为原点,形成了商业业态闭环。在满足旅客住宿需求的同时,村民还能结合游客需要经营餐饮加工、特产销售、商品超市、导游推荐等工作。这些产业有效激活游客消费潜能,为村民增收打开了无限空间。
年轻人的加入也为乡村民宿注入新的活力,从外观、接待到体验,帮助村民更新观念,助力民宿更新迭代。95后房东杨育华介绍:“以前的观念是民宿想要卖得好,必须邻近景区才行。我们民宿在安吉的位置并不算好,但是卖得很好,大家慢慢就会知道,乡村民宿的经营,位置不是第一优先级,更多是靠自己的内功:设计、服务、平台运营。”
从事民宿行业,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作为领先的民宿预订平台,途家提供房东培训线上讲堂,传授基本功能、信息维护、接单流程、线下接待等经营全流程秘籍,让新人可以快速摸清入行密码。今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有超过50万人次参与线上培训。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表示:“投身民宿行业的人,或多或少有一些浪漫主义在。我们希望发挥平台优势,帮房东们把这项事业长期经营下去,在获取经济收入同时,为住客提供更美好的住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