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昆仑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三个转变”

2023年09月20日 15:03:26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成立于201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呈现出了“三多三广”的特点,“三多”即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高学历居民多,“三广”是居民来源广、居民职业范围广、居民利益诉求广。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社区服务不成体系、社区资源短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程度不高。如何让拥有居民14000余人、商家企业400余家的社区运转流畅?从哪入手?如何解决?近年来,昆仑社区坚持不懈抓基层组织建设,通过着眼于“三个方面”,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三个转变”。

111.jpg

222.jpg

着眼于党建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由“单打独斗”向“组团推进”转变。没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什么都无从谈起。

4年前社区党组织“空壳化”严重,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凝聚力不强、矛盾突出。为了加强党组织建设,昆仑社区推动基层党建网、社会治理网、民生服务网“三网”融合,发掘社区潜在资源,实现从“我”到“我们”凝聚社区组织力量,从“我们”到“我们在一起”释放社区内生力量。昆仑社区通过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绘制了“1010”党建VR红色地图,建设家门口的“先锋驿站”。为扩大社区党建的“朋友圈”,社区邀请了64名机关党员成为小区的顾问团,与40余家机关单位结对共建,65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解决了社区“看得见、管不了”和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为社区治理链接资源、提供帮助等。打造“七彩云先锋”党员常态化服务品牌,成立了政策宣传、文体活动、文明劝导、清洁环境等7支功能型党组织,做到居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着眼于党员带群众,推动基层治理格局由“政府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只有从居民内心出发才可能理解社区在哪儿,正是在推进雨污管网改造、打通断头路、调整公交线路的过程中,昆仑社区意识到社区自身的力量太小了,只有充分激发社会资源,才能“借势登高”,让辖区居民最大程度地享受辖区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道虽迩,不行不至。最终,昆仑社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5G社区合伙人”体系,通过“社区合伙人”形式将60多家共建单位和企业资源凝聚起来,联合“社区合伙人”聚焦小区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已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社区义诊、结对帮扶等活动70余场。

通过“社区合伙人”体系,昆仑社区实现了从政府“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从满足居民的兜底需求到照顾居民多元化需求,让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聚焦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关键小事,创新社区党建与辖区企业融合发展模式,积极组织社区商会200余家企业到社区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常态。

着眼于党风促民风,推动基层治理环境由“传统单一”向“文明法治”转变。

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将上级要求与社区实际相结合,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活力又有秩序,既讲法治又讲自治。为积极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昆仑社区探索了“代表亮身份”“百姓议事员”“我为昆仑献一策”等做法,通过代表委员闭会期间更接地气地收集民意,更高效地解决民生问题。昆仑社区让法治在基层落地生根,破除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现象,解决了2610户业主办证难、地铁6号线站点更名、4处积水点改造工程等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

探索“党建+文化”治理新模式,唱响昆仑社区“春、夏、秋、冬”四季歌,用文化精品奉献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加走心、入心。昆仑社区以先锋驿站、党群微家为依托,打造群众身边的特色文化活动,开展主题文化观影活动、重走红色路线、重温红色文化60余次。创新基层党建“五味课堂”,将“昆仑社区居民公约三字经”等传到社区千户家庭,利用动态“五味课堂”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小社区,也能做足大文章。昆仑社区在一点一滴中改变,改变在一点一滴中生根,一个个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不仅治齐了人心,也治出了居民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只有把老百姓服务好了,把初心放在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上,社区才会平安和谐,才能让党的关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邹侗

社区功能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