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碳普惠成果集中亮相COP28 向世界展示数字化带动全民减排的中国经验

2023年12月11日 16:05:05 中国城市网郑新钰

中国城市网北京12月11日(记者郑新钰)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在碳普惠领域一系列成果发布,向世界展示数字化带动全民减排的中国经验。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分享了目前山西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已带动全省430万人参与消费端碳减排,累计减排次数超过1亿次,减排量达到10.5万吨。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践行绿色生活、以碳普惠带动绿色消费的案例——“2023北京绿色生活季”。该平台已有956.5万人参与,减排次数超1.17亿次。平台产生的减碳量还支持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实现碳中和。

四川省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分享了泸州“绿芽积分”通过搭建十大减碳场景,并通过实物奖励和公益助力两大激励模式正向反馈公众持续参与。

滴滴分享了“以数字出行助力零碳交通”的案例。在“长青”碳管理平台,从网约车“油换电”、合乘交通、慢行交通三大减碳方向助力数字碳普惠的行动。

饿了么分享了“饿了么生活消费场景碳减排实践”的做法和经验,包括培养平台7000万用户三个低碳小习惯,鼓励商户增设小份餐、向消费者提供无需餐具选项、倡导骑手商圈拼团等。

会议期间,《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行》和《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办公》两个低碳减排场景的九项碳普惠团体标准公之于众。

此外,在COP28“低碳消费与绿色供应链减碳”边会上,还发布了中英文版本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低碳意识是影响低碳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低碳意识对低碳行为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稳健性。在低碳意识方面,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81.1%和86.7%,但对碳普惠机制这类新概念的知晓率为75.6%,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悉,碳普惠的基本逻辑,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依据碳普惠标准或方法学,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衣、食、住、用、行、游等在内的各种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核证,生成个人减排量汇总到碳账本里,并通过减排量交易、政策鼓励、市场化激励,调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普惠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