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锚定“三区”建设、打好“十大攻坚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新闻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吉安市委书记罗文江出席发布会并作情况介绍。吉安市领导肖玉兰、李瑞峰、王大胜分别答记者问。
罗文江介绍,吉安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传达学习、研讨交流。同时组建市委宣讲团,带动全市各级干部深入一线宣传宣讲1.7万余场次,不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结合主题教育和省委对当地提出的“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新定位,吉安市委、市政府锚定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外联、内谋工作,提出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等“十大攻坚战”。
“十大攻坚战”聚焦的都是亟待破解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该市把握锻长板与补短板的关系,立足生态优势,打好“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着力用好GEP核算成果、组建“两山公司”、创新绿色金融,推动生态价值可量化、可交易、可融资、可变现,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立足吉安百里赣江水运优势,策应全时、全线三级通航,打好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一体推进港口码头、集疏运体系建设、货源组织和产业培育,把水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针对人才总量不够用、结构不适用的短板,吉安市提出打好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就是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用留”,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
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攻坚战。吉安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落实全省“1269”行动,提出“6410”计划,聚力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6条重点产业链,以及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0%左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59.5%和36%,居全省前列。在产业目标上,力争到2026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营收突破千亿元,形成“1个3000亿元、3个1000亿元”产业雁阵。在产业支撑上,吉安市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在省里提出“大抓落实年”的基础上,把今年作为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着力招引落地投资或产值过百亿元的“双百”项目。一方面,加大招引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签约和在谈“双百”项目达12个,其中中玻光伏、东方雨虹、立讯数字能源等百亿项目都已签约,正在加快落地;另一方面,对已签约落地的项目抓开工、抓投产,其中百亿项目大为弘德1月份已开工,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园拟于近期开工,鲁丽新材料、永泰数能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了重大项目“在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接续局面。
围绕“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打攻坚战。吉安重点在“三个大”上着力。首先是提升“大格局”,深化与江西赣州联动发展、与广东东莞对口合作,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主战场,组建大湾区招商服务中心,实现指挥部与一线招商队有机融合。同时,强化长三角、京津冀、海西经济区等地区招商力量,全市今年共派出59支招商队奔赴招商一线。其次是拓宽“大领域”,推进从工业到农业、服务业,从经济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全领域开放,抓好名师名校长、名医名专家“双引双培”,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打造一批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的生动局面。三是优化“大环境”,打好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深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和完善“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机制,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
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攻坚战。吉安作为农业大市,有基础、有责任在乡村振兴上“作示范、带好头”。为此,吉安以打造“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重点,打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金色富民的乡村振兴路子。
围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攻坚战。吉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打好做强做旺中心城区、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重点民生品质提升等攻坚战,促进共富共享。
罗文江表示,去年10月份“十大攻坚战”打响以来,吉安全市上下闻令而动、排难而进,攻坚战在庐陵大地迅速展开、全面推进,呈现“氛围浓厚、战果初显、影响提升”的态势。在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中,“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旗舰店7家,新制定团体标准42个、比过去两年多30个,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百强榜。在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战,该市探索建立了“人才编制池”“一事一议”模式,去年全市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6万名。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推进“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有哪些好的做法,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如何攻坚进行了提问。肖玉兰、李瑞峰、王大胜分别进行了现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