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科普特效影院行业高质量发展沙龙举行

2024年04月26日 09:47:42 中国城市网全亚军

中国城市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全亚军)4月25日,科普特效影院行业高质量发展沙龙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作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的核心活动,邀请电影科技产业技术、影视技术研究等方面专家,聚焦特效电影行业发展和科学文化教育,深入探讨特效电影行业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科普特效影院行业高质量发展。

首场沙龙以“光影科技新动力:行业未来趋势与挑战”为主题,聚焦特效电影行业的发展前沿,围绕行业未来趋势和挑战,从电影行业发展趋势、特效电影前沿热点、高新技术在特效电影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主持沙龙并作主题报告,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承健分别发表主题报告。

会上,张伟表示,全球电影行业呈现出“科技融合 智慧创新”的发展态势,在模型、数据、算力的共同推动下,智能科学爆发式发展,电影行业把握趋势,在摄制播映多个环节开展以多模态生成式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作为文化强国、电影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系统把握科技内涵,以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内容摄制生产与多元播映等领域建设,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任务。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就人工智能技术与特效电影行业结合的前景准备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AIGC在电影制作剧本创作与质量评估、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风格迁移等不同环节中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存在错误与问题;在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式影像目前迅速发展趋势下,找到人类与人工智能在电影中合作的最佳方式,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承健就“科技电影”这一概念进行了辨析。他指出,在新时代科技浪潮下,科学电影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作为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部分,“科技电影”的发展也将持续影响科学探索、科学考察与科学普及、教育等方面。

第二场沙龙主题为“科学文化教育新思路:科普场馆特效影院教育功能与社会责任”。聚焦特效技术在科幻、科普和科学家精神影片中的应用和特效影院科学教育功能开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方黑虎、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制片人李宁远、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辉等6位与会嘉宾分享了特效影片制作最新技术和案例,就特效影院在科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进行交流。从科普科幻内容创作、到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故事演绎,充分探讨了科普场馆特效影院如何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进一步发挥教育功能与社会责任,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责任编辑:乔妙妙

科技北京电影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