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事找镇上,现在有事找网格。遇到问题,我和姐妹们第一时间就去找网格员聊一聊,很多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基层治理的新变化。
一网覆盖、巧手穿针,让党组织成为“主心骨”
今天是某某村每月固定的志愿者服务日。志愿者们穿上“红色马甲”集结行动,这支志愿者队伍是由党员、网格员、村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种力量组成的。今天的任务主要是环保宣传。志愿队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环保宣传也开展了好几轮。如今,村民的环保意识都大大提升,不良生活习惯和不文明行为逐步改变,村庄街道变整洁了,空气变清新了,曲村镇的空气综合指标连年排名全县前列。在每次的志愿中,通过收集民情民意,凝聚民心,用一些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的案例给群众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曲村镇突出“一网治理”,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形成了党委定策、支部定责、34个全科网格、303个党员中心户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切实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共同商议,群众的“烦心事”都可以在网格中议事解决,让红色网格收放自如。
作为红色阵地,党群服务中心也服务着群众,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齐全设施、有运行机制、有服务项目、有专人负责”的“六有”标准,打造集矛盾调解室、党员活动室、信访接待室、便民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居家园”,让群众“有地儿倾诉、有地儿疏导、有地儿放松”。
有网格、有阵地,要想群众过得好,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少不了带头人的作用。曲村镇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秉持“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孔繁森精神”,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近年,北辛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村两委以种植中药材为契机,带领党员群众种植甘遂、生地,面积从开始几十亩到现在400亩,仅甘遂就120亩,收入近200万,药材种植壮大了集体经济,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延伸治理、精准施针,送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
“小张,这个月没收到老年钱,娃们都不在,快帮我看看怎么弄呀?”不到5分钟,帮办代办员便来到居民家中,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帮助老人进行了身份认证。这是闻喜庄村帮办代办员的缩影,也是曲村镇便民服务的工作日常。曲村镇按照“便民利民、应进必进”原则,保证115项镇级服务事项全部实质运行;创新“322”便民服务工作法,制定曲村镇村级便民服务站工作制度,高效利用便民服务阵地资源,精简办事流程和环节;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为群众“帮办”“代办”服务群众约280余人,“上门”服务活动约60余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五月的曲村,草长莺飞,百花齐放,以文明为帆,外增“颜值”、内练“气质”,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曲村镇做实基层群众关心关爱,用心用情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契机,北辛村、下坞村举办2023年度元宵文艺汇演;依托4支民间文艺团体、100余名民间艺人,开展4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10场,知名剧团演出30余场。
探索制度、灵活运针,共筑邻里和谐“同心圆”
今天,义城村议事亭里坐满了村民,一场热闹的议事会拉开了序幕,两户村民发生邻里纠纷,在党支部书记牵头下,村民代表讲道理,从中调和,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议事亭已然成为该村听民声、纳民智、解民忧的新阵地。
而在曲村镇,像义城村议事亭化解矛盾、收纳民意的做法还有很多,北辛村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硬化问题,曲村陈年垃圾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各行政村均建立“一约四会”工作机制,规范议事报备、登记、结果记录等办事流程,积极发挥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作用,以“好婆婆、好媳妇、好公民”“美丽庭院”“美丽家庭”评比的方式引导村民由“被动管理”到“自我治理”,踊跃参与移风易俗、矛盾排查化解、禁毒反诈、安全排查等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自治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