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全力推动园区建设,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

2024年09月11日 17:52:09 中国城市网

今年以来,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锚定潍坊市委“一七五一”工作目标和思路举措,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毕业生留潍、项目建设、大学筹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创新“两体”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大举措。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牵头成立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突出海洋、化工特色,建成24个现代产业学院,数量居全市第一,不断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产业发展新需求。同时,围绕高端化工主导产业,培育潍坊市首个跨区域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涵盖9大化工园区、4所科研机构和34家化工企业,突出产业园区为单元的精准校地企合作。

创新混合制办学机制。公办高校、民营机制的“山化模式”开创全国公办职业院校整制混改办学先河,是全国首家整建制混改的公办职业院校;政府引导、民办运营的“山海模式”以政府出资的536万元吸引1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办学,经验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8.7亿元建成省部共建、国内首个企业化运营的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新能源汽车、化工实训等8个省级实训平台,累计开展培训实训20余万人次,获评“山东省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坚持人才培养赋能地方发展

近年来,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立足地方发展,因地制宜培养化工类、涉海类、涉农类人才。

因地制宜培养化工类人才。撬动滨海区4家民营企业2000万元资金,建成全省第一家“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共享”化工实训平台,涵盖氯化、氧化、加氢等13个化工重点监管工艺,配备各类实操装置160余套。自2020年投用以来,累计服务化工企业200余家、培训3万余人。

因地制宜培训涉海类人才。建成全国唯一一家通过国际OPITO组织等认证的股份制海洋工程(OPITO)公共实训中心,具有直升机水下逃生等9个国际培训资质。涉海社会化年培训规模达3万人次,占全国7%、全省26%。

因地制宜培养涉农类人才。面向农村,依托滨海耐盐碱植物引种繁育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开展农业生产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完成创新项目25项,改良新工艺55项,审定山东省林木良种13个,申请专利23项,科技成果转化受益3700余万元。5年以来,为区域培养乡村振兴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2万人,培训新型农民5万人,农业经理人200余人。涌现“秋月梨大王”戴其辉等173名致富明星,“山东第一社”昌乐润源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仁增等968名农业合作社带头人,“齐鲁乡村之星”诸城永辉生态农场王永辉等519名农场主,“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潍坊紫鸢乳业公司董事长孙志强等3000余名乡村振兴带头人。

坚持重点项目建设

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创新“1+3+4”服务保障机制,全力做好园区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土地、规划等方面服务保障工作,全方位促进园区硬件软件双提升。

今年以来园区在建项目共有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北校区、山东生态环境学院等7个,总投资53.24亿元,总建筑面积96.13万平方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全力推动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建设,打造职教高地建设“升级版”,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李潇 王云鹏 谢洋洋)


责任编辑:韩利

潍坊大学科技大学三农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