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机器人大赛在西安开幕。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2024 硬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机器人大赛。本届开幕式除西安主会场外,还在上海、深圳设立两个分会场,200多家企业负责人线上同步参会。
本届大会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联动举办中国机器人大赛这一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着力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产业转化、场景应用、市场拓展全链条有机衔接。
据介绍,西安拥有 68 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万科研人员,设立院士驿站,成立人才集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12个,深入实施西安“英才计划” ,近年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过80万人,奠定发展硬科技的人才基础。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带动,布局建设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已组建了 30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设立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市场化的“投 研发”机制,今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0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百强科技群的排名中攀升至第18位。
西安加快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积极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 3 年增长3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 1.36 万家和 1.9 万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设立创投、产投2支百亿元政府基金;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光子等硬科技产业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 动力,光伏技术和产业规模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近年来,在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西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 备、电子信息等领域一大批技术和产品实现创新突破。大会遴选了隆基绿能、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光机所等 9 家单位的硬科技重大突破作重点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西安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着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一大批科研成果“开花 结果”、落地生“金”。大会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落地创新成果》。
围绕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大会举行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转化落地签约,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签约,创投机构与科技企业签约。
11月1至3日,中国机器人大赛在陕西省西安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比赛大学组项目有自动分拣机器人、FIRA小型组、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旅游、医疗机器人、武术擂台赛、舞蹈机器人、工程竞技类机器人等。今年还新增了航天器设计与空间机器人项赛,开辟了职教赛道和青少年赛道,共计21个大项。职教赛道的项目有微型五轴数控机床系统开发与装调、物流搬运机器人装配与调试、智能机器人体感竞技、等共3个大项。现场参赛人数3000余人。
西安作为硬科技的概念发源地和创新策源地,自2017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 七届硬科技创新大会,硬科技已成为西安最靓的城市名片,硬科技创新大会也已经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展示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