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石滚子村,桃园中,39岁的陈伟操作微耕机穿梭其间,松好土后,还要给桃树剪枝、施肥。
“桃树管理可是个精细活,得在树根周围培上一圈土,再把鸡粪、牛粪和土壤仔细混合填进去,这样桃树才能茁壮成长,结出好果子。”谈及桃树管理经验,陈伟打开了话匣子。
陈伟操作微耕机松土。段伟 摄
石滚子村地处山区,地形陡峭,常年干旱少雨,加之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们曾长期面临靠天吃饭的困境。2007年,陈伟在亲戚的介绍下,看到了种植桃树和梨树的前景,于是决定买来桃树苗和梨树苗,开始尝试多元种植。
尽管初期遭遇冰雹和病害的侵袭,产量不尽如人意,但凭着多年种植技术和经验,陈伟及时对果树进行了有效防治,植株生长未受大碍。“只要树势健壮,管理到位,产量和质量自然不成问题。”
如今,陈伟不仅将自家的20亩桃树和10亩梨树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流转了村里的30多亩土地种植烤烟和玉米,形成了多元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耕地、浇水等农活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减轻了陈伟和村民们的劳动负担。
放在以前,陈伟打理这么多田地绝非易事。自2006年起,泸西县烟草专卖局陆续投入资金850万元,为水塘村委建设了1个小坝塘、1条管网、4条沟渠、7个蓄水池、329口地边小水窖以及131座密集烤房群,帮助村民们提升农业种植效益。
1个小时后,陈伟忙完桃园的管理工作,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此时,他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已经约好,要一同前往刚收获完的烟后苦荞地块,帮忙翻犁土地,为下一轮播种做准备。
陈伟帮村民翻犁土地。段伟 摄
这台拖拉机是陈伟在2020年购置的。当时,在泸西县烟草专卖局的农机具专项补贴政策下,他自个儿出资2万元,购得了这台价值3万多元的拖拉机。闲时,陈伟以每亩50元的价格为乡亲们翻犁土地,不到两年时间便收回了购买拖拉机的成本。
今年雨水适中,加之管理得法,陈伟的桃树和梨树产量较去年有所提升。谈及今年的收入,陈伟喜滋滋地算起了一笔账:水果、玉米和烤烟的纯收入达12万元,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滋润。(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