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赤壁市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拓展深化“邻里圆桌会”“邻里微管家”“邻里帮帮团”“邻里好榜样”“邻里文化节”等“五邻”工作法,逐步构建“组织有力、邻里有爱、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2024年8月16日,蒲纺工委六米桥社区翠泉花苑小区物业人员、下沉单位党员、支部书记、业委会成员及"两长四员"代表等召开"邻里圆桌会",摄影/梅菁
“邻里圆桌会”促进“邻共治”
走进西街社区老人民医院小区,道路宽阔平整,车辆停放整齐,环境幽雅,管理有序,来来往往的居民,一脸的悠然闲适。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环境卫生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的“三无”小区。
“我们将小区‘谁来管、怎么管、如何管’问题摆上‘邻里圆桌会’,发动居民群众建言献策,定规约、明标准,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和自管物业委员会共同参与的自治模式,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小区党支部书记马善琦介绍。
“马书记经常组织我们开‘邻里圆桌会’,随时随地收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发动大家同题共答,建成了温馨的小区邻里中心,经常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我们爱来、想来、常来的活动中心、服务中心,居民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小区居民任晓明说。
如今的老人民医院小区邻里友爱、和谐幸福,已然从“无人管”走向“共治理”,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赤壁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将支部建到小区(村湾),发挥党组织把关作用,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使“邻里圆桌会”开得拢,小区治理从“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将联系包保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纳入邻里治理圈,推动资源力量向小区聚集,构建多方联动、共建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
自2020年以来,赤壁市共召开“邻里圆桌会”8574场,有效解决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住宅区停车资源优化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403件,有事就开“圆桌会”成为新常态。
2024年11月21日,赵李桥镇柳林村组织"两长四员"微管家队伍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服务工作,摄影/吴佳
“邻里微管家”织密“邻里网”
“家里突发大火,屋内物品几乎全部被烧光,在我束手无策时,是王婆婆主动站出来帮我联系住处暂住,组织南园舞蹈队给我捐款捐物。”老人雷小兰每每提起王婆婆,都是感谢不已。
“王婆婆”名叫王德福,是华舟社区南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也是多年参与小区治理的“邻里微管家”。她总爱跟独居老人串串门、打电话唠唠家常,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些老街坊老邻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华舟社区组织开展“邻里微管家”组建行动,王婆婆积极响应,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动员大伙一起参与小区建设,带领党员担任小区“两长四员”。在她的带领和发动下,涌现出一大批“王婆婆”式服务人员,迅速构建起以“两长四员”为主体的“邻里微管家”治理体系,实现了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赤壁市注重重构基层治理单元,将全市187个村、社区划分为908个网格、3145个“邻”,选配格长908名、邻长3145名,发动7321名党员群众骨干等担任“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联络员”“公共事务监督员”,形成“两长四员”睦邻组织架构,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涌现出“鲍姐”“小区110”“黄丝带敲门组”等一批深受群众信任的“邻里微管家”。
推行“四个一”工作法(经常上门坐一坐、大事小事问一问、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难处帮一帮),常态化上门关怀特殊群体12000余户,收集居(村)民意见建议490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8700余起,让居(村)民的大事小情都能在“小邻里”中找到解决路径。
2024年7月13日,蒲圻街道西街社区“邻里帮帮团”开展暑期托管义教活动。摄影/王龙
“邻里帮帮团”激活“邻聚力”
“我们这里老年人居多,很多小事都需要搭把手帮帮忙,不如我们小区成立一个‘邻里帮帮团’吧,提供一些帮办代办服务,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在6月份的一次“邻里圆桌会”上,黄荆岭小区第三党支部书记饶友发起提议。
“我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我可以上门扫扫地,收拾整理没问题的”“我也可以经常去看望、聊天”“我可以给老人送餐……”支部党员和居民群众纷纷响应,黄荆岭小区“邻里帮帮团”在圆桌会上迅速组建起来。在社区和小区党组织的指导下,下沉党员也加入进来,“邻里帮帮团”队伍不断壮大。
赤壁市坚持把服务当作最好的治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激发邻里自治活力,分类组建能工巧匠、治安巡逻、帮办代办等438支“邻里帮帮团”队伍,为群众提供“有呼必应”式帮办服务,参与党员群众4200余人,形成“王牌”调解员、情暖暮阳互助社等一大批志愿品牌。全面推广“28便民服务日”活动,开展义剪义诊、免费洗鞋磨刀、家电维修等暖心活动5239次,服务群众12.4万人次。创新推出“甜瓜+苦瓜”积分制,党员群众参与达11万人,个人最高积分突破3万。
2024年9月29日,赤马港街道龙翔山社区博园澜郡小区开展"邻里好榜样"评选活动,摄影/凌安楠
“邻里好榜样”传递“邻声音”
“我推荐黄海勋家为‘最美家庭’,他们家庭和睦互尊、礼让睦邻、勤俭持家”“我推荐黄仕卿为‘最美志愿者’,他热衷志愿服务并热心帮助邻里。”在石人泉村一组,村干部、村民代表围桌而坐,以“拉家常”的方式选树孝老敬亲、爱护环境卫生、热心助人等文明行为表现突出的村民代表,得到村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邻里好榜样’评选活动已在我镇广泛开展,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大家党群同心,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活共同体。”赵李桥镇组织委员赵雄说道。
走进博园澜郡小区,道路两旁展示着新鲜出炉的邻里“邻里好榜样”宣传牌。“我们还设置了小区红黑榜,为文明行为点赞,对不文明行为警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邻里先进榜样事迹,形成宣传榜样、学习榜样、感悟榜样的浓厚氛围,好人好事越来越多,闲言杂语越来越少,小区正能量满满。”博园澜郡小区党支部书记李传金介绍。
赤壁市注重激发邻里间的榜样力量,从群众身边可知可感的小事着手,定期开展“最美社工”“最美志愿者”“最美婆媳”等系列评选活动,全程让群众唱主角、站C位,把组织权和话语权交给基层。注重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懂的形式,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从小事件折射大情怀、从微故事彰显大担当。鼓励党员干部定期认领社区(村)公益性服务岗位、居(村)民“微心愿”,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办实事、建新功的动能。
2024年11月7日,赤马港街道营里社区十三组开展"邻里文化节"活动一包饺子活动。摄影/尹力力
“邻里文化节”涵养“邻里情”
“东柳村有村规、家家户户要牢记;村湾话、屋场会、集体讨论明是非;红白事、简操办、移风易俗不铺张……本村规、大家立、阡陌东柳更美丽”,在东柳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传出阵阵清亮的快板声,村民们正在一起学习东柳村村规民约,通俗易懂的内容、接地气的演出形式,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
东柳村党支部组织开展“迎中秋话新风”邻里文化活动,与东柳村群众共话新风、做月饼、迎中秋。
“此次邻里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文明新风尚的宣传相结合,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也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邻里和谐风采。”东柳村党支部书记吴会堂介绍。
赤壁市以“邻里文化节”为载体,点燃群众的兴趣热情,培育“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乐,与邻为亲”的新型邻里关系和邻里文化风貌。聚焦“一老一小”,在重阳、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常态化举办百家宴、包粽子、游园会等老人小孩喜闻乐见的邻里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赓继传承。深入挖掘、整理和运用赤壁深厚的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清廉文化和赤壁三国历史文化、青砖茶文化有机融合,创作历史情景剧《三国清风耀古今》、楚剧《茶廉道》等文艺作品,打造桃花坪社区清廉家风主题公园,把清廉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0年以来,全市举办邻里文化活动3300余场,惠及居(村)民26.32万人次,一个个有温度的“邻里善治”共同体正加速形成。(程建辉郑田华施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