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负为民志,星光点亮万家门。热夏的阳光穿透云层,将帮扶助残的温度洒向青山沃野。从点亮生命之光,到叩开产业之门;从在田间地头搭建自强舞台,到于街巷深处筑造爱心港湾,衡阳市衡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党旗始终飘扬在扶残助残最前线,将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化作365天不落幕的温情守护。
光明助残 启明富路
年近60岁的向阳街道天竺村烟农刘国生患有重度白内障多年,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家庭生活困难。衡南县局(分公司)在了解到刘国生一家的情况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天竺村村支书取得联系,为刘国生夫妻指定了专员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联系当地的眼科医院安排手术治疗,并联合广东中烟原料供应中心党支部进行爱心款募捐,为其解决了治疗费用昂贵的难题。
“现在眼睛好多了,技术员也经常过来指导我种烟,特别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刘国生满是感慨地说道。为此,刘国生夫妻特地来到衡南县局(分公司)送来一面“热心服务、履职尽责”的锦旗表示真诚的感谢。
近年来,衡南县局(分公司)把“四下基层”经验做法结合衡南辖区实际转化为具体举措,力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屋场恳谈”模式,在乡村屋场面向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积极推进困难群体助残帮扶行动和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5支,深入乡村累计开展“六微行动”18次,向乡村振兴帮扶点(冠市镇柏潭村)捐赠5万元,大力发展当地烟叶产业,荣登衡阳市第九届慈善排行榜,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彰显。
爱心筑巢 丹心送暖
“让每一片烟叶都连着民心,让每一家店铺都承载希望”。
在遭遇巨大家庭变故后,家住衡南县的阳建平很早开始又当爹又当妈,与儿子相依为命。2017年,在外打工的阳建平又因意外导致一条腿截肢,为了生计,他回到老家开了一间小店,衡南县局(分公司)了解到阳建平的实际困难后,立即启动“3+1”爱心帮扶行动,从进货到销售,从陈列到经营,从捐款捐物到热心关怀,最终实现了原本简陋杂乱的小店到如今宽敞明亮的爱心终端的蜕变。
“感谢烟草公司给我送来一根‘拐杖’,帮我撑起了一片天。”阳建平说。
两年来,衡南县局(分公司)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与客户共成长”等主题实践活动,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针对困难零售客户的“三帮一改善”帮扶活动,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营能力,提升创收水平,广受群众好评。
技术铺路 拓土自强
衡南县宝盖镇烟农谢丙文,因劳动事故双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也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加之家庭负担过于沉重,谢丙文从此一蹶不振。
得知谢丙文的困难后,衡南县局(分公司)第一时间走访慰问,并结合烟农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帮助他种植烟叶谋生。经过与地方烟办持续沟通联系、协调村集体闲置土地、帮助烟农流转烟田,成功实现规模种植,提高烟农种植收入。为抵御自然灾害和烟草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帮助烟农消除后顾之忧,衡南县局(分公司)为其购买保障性险种。2024年连续降雨时期,大大减轻了谢丙文等烟农因汛期受到的损失。
为进一步助农增收,衡南县局(分公司)实行网格管理、因户施策的帮扶策略,要求站点技术人员对烟农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现场指导,跟踪烟叶长势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推行机械化、集约化操作管理措施,在烟草育苗阶段、翻耕起垄阶段和绿色防控阶段帮助烟农减工降本。同时,大力推广专业化烘烤和集中定点专业化分级,帮助烟农提高烟叶质量和等级纯度,实现烟叶优质优价的目标。
如今的谢丙文已是村里有名的“自强带头人”。他说:“以前觉得这辈子完了,多亏烟草局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技术、帮流转土地,连移栽时缺人手都替我想周全了。”抚摸着烟叶,谢丙文的眼里闪着光,“现在我不仅能养活全家,还能带着大伙儿一起干,不仅有了自己的种烟技能,还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特别有成就感!”
真正的文明,是让每个生命都沐浴尊严的阳光。衡南县局(分公司)以“疾风知劲草”的担当,续写着“丹心映红叶”的新篇章。站在全国助残日的新起点,衡南县局(分公司)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助残帮扶、乡村振兴的考卷上,继续写下更有温度、更显力度的答案。
通讯员:王震 冯羽 农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