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俺村,变了样!”
“入目皆经典,步步皆风雅。”走进曲阜市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一条青砖黛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这条街区以“流淌的经典”为主题,两侧30条以书卷卷轴加古琴琴弦为造型的竖柱,中间似一条流动的文字长河,寓意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涓涓细流,浸润万物、润物无声。
“流淌的经典”主题文化街区
鲁源书房成“文化会客厅”
在尼山脚下,鲁源河怀抱中的鲁源新村,是远近闻名的“别墅村”,因紧邻尼山圣境景区,成为乡村文化游的打卡地。鲁源新村,因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而隽永古雅,又因新时代文明实践而迸发活力。
扫描二维码、上传照片、选择模板、点击打印、书写寄语、盖章邮寄……美好祝愿便随着这张自制明信片,通过小小的“孔子邮局”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
“鲁源书房”是游客和村民在儒学美德示范街上平均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集文化书店、孔府印阁、孔子邮局、汉字空间等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其中,免费开放的“孔子邮局”是游客和村民最感兴趣的项目。
太极拳等群众活动丰富
村风民风和睦友爱
平日里,“鲁源书房”是村民阅读休闲的好去处。为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书房常态化开展免费借阅、读书积分活动,适时开展“书香一缕传家风”、亲子读书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的热潮。
“鲁源书房”集文化书店、孔府印阁、孔子邮局、汉字空间于一体,“汉风艺术”馆里体验线编技艺,“孔府小吃”里品尝传承千百年的孔府美食,“徐弓坊”里展示省级非遗制作技艺,体验投壶、射箭,“文化礼堂”再现传统中式婚礼,“礼乐雅集”和“手造集市”里可以祈福、展览,还可以销售、体验、打卡……
孝和文化广场夜色
六艺射礼体验
9月27日,“驻华使节齐鲁文化行”走进鲁源新村,在儒学美德示范街的“汉风艺术”店铺内,带有“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的弦丝画作品让驻华使节们爱不释手。
这些精美的弦丝画是由鲁源新村普通村民制作,透露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
鲁源新村,美在村风,美在文化
非遗在基层“活”起来
“自从家门口有了这个文化项目,我们平时没事就来学习编制技巧,现在很多姐妹都能独立上手了,制作完成后还能直接通过店内或者线上渠道卖个好价格。大家都觉得这个手艺特别有意思,还能赚份钱。”村民胡享享一边绕着手中的丝线一边高兴地说。
将富有儒家文化内涵又有艺术气息的弦丝画作品进行展示及出售,带动了村里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村里赋闲在家的妇女不好就业,我们引进了‘线编店’,一方面作为村民的文化体验项目,一方面还能增加村民收入。”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介绍,该线编项目已吸纳53名村民参与,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日均收入可达120元,平时有的妇女还主动当志愿者教给孩子们学习这门技术。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讲礼仪
一堂传统手工艺体验课
剪纸、面塑、布老虎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在村民的指尖传承,村民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鲁源新村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文化旅游、民宿经济、非遗项目有力带动了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让村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儒学美德示范街是我们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和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这既是面向游客的文化‘雅集’,又是村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根据地’。从小处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从大处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探索。”曲阜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