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8时许,随着55852次列车从南充北站驶出,标志着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五院)承担勘察设计的巴中—南充高速铁路(简称巴南高铁)圆满完成联调联试,正式开始运行试验。这条380万老区人民翘首以盼的通联之路已指日可待,即将结束“红军之乡”巴中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巴南高铁正线全长14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于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其选线纵贯仪陇、巴中、南郑等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是追溯英雄足迹的“红色高铁”,更是一条飞跃天堑、打通阻隔,催动区域发展势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振兴高铁”。
我国川东北地区一直以复杂不良地质、区域河流密集、环境敏感多变著称,巴南高铁沿线地形条件复杂,这也是四川省东北地区首次修建高标准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铁五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坚持“环保选线、地质选线”的设计理念,积极组织专题研究,采取综合支护技术,克服了沿线小净距、超小间距等隧道难题,并在多处立交工程中创新性采取了桥隧串接结构,消除了营运期安全隐患。至此,设计团队实现了“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的选线设计,一举减少了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的影响,保证了站型、桥隧结构与景区协调,努力为四川建设一条绿色、和谐的美丽高铁。
巴南高铁开通运营后,巴中至南充最短运行时间约35分钟,至成都最短运行时间约145分钟,至重庆最短运行时间约105分钟,对带动川东北地区融入国家高铁网,促进川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此次试验将通过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和按图行车试验等项目,为新建铁路开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