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三十年暨季羡林先生诞辰112周年纪念会举行

2023年10月21日 09:55:18

《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三十年暨季羡林先生诞辰112周年纪念会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著名学者陈嘉厚教授,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线装书局局长王利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教授出席了纪念会开幕式,并先后发表致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20231021_094810.jpeg

纪念会开幕式现场

宁琦在致词时代表北京大学祝贺纪念会的成功举办。她说,1993年,季羡林先生提出“21世纪东方文化将再领风骚”的论断,并在他的倡导和亲自主持下,开启了《东方文化集成》(丛书)这项跨世纪文化建设工程。从1997年第一批学术成果问世起,先后出版了季羡林、池田大作、汤用彤、张岱年、林庚、叶渭渠以及汤一介、乐黛云和严绍璗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学术成果。30年间已出版近200部高水平东方学研究的学术论著,获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一面弘扬东方文化自信的大旗,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和时代意义的文化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宁琦介绍道,《东方文化集成》(丛书)覆盖的地域十分广阔,共分为十编。正如乐黛云先生指出:“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将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伊朗、北非等属于东方文化体系的各地区文化的研究著作收集在一部巨型文库中,这不仅在中国、在东方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创举。”

宁琦指出,《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出版的学术论著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历史、哲学到政治、经济、宗教、语言、文学、艺术以及地区民族与文化交流等研究领域,力图全面展现古今中外东方各国的优秀文化,推进对东方各国各地区文化广泛深入的认识,加强我们对东方各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季羡林先生创办“集成”事业的一个初衷,是“集成人”高瞻远瞩的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出版不仅搭建起我国东方学研究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特别是有力地推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融通互鉴,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宝藏。

宁琦表示,《东方文化集成》(丛书)辉煌成就的取得是艰苦卓绝努力的结果,是以季羡林先生为代表的北京大学和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一大批志士学人共同奋斗的硕果,为北京大学乃至国家的东方学科建设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文化先行者和开拓者。衷心希望“集成人”以持之以恒、笃行不怠的努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促进中国与东方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贡献“集成人”的智慧和力量。

陈明在致词时首先向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回顾季羡林先生为《东方文化集成》(丛书)所付出的巨大心血,以及此丛书的学术价值,用“东方文化系一身”来比拟,不可谓不贴切也。季先生很早就指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主张对西方文化要坚持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同时更要把我们优秀的东西“送去”。季先生一辈子研究东方文化,践行东方文化。他理解东方文化在21世纪的价值。他对东方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前景的“授记”,是建立在数十年深入探究的基础之上。对照当今的国际局势,不难看出东方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并未偏离季先生的论述。

陈明认为,对东方文化的探究、研究,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进入,以无畏的勇气去开拓,才充分揭示东方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复杂特性,而这样的基础工作不是单纯坐而论道就可以解决的。很显然,季先生认识到了这项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为此感到担忧,但又没有被忧虑所吓倒。初创期的数年之间,虽屡屡碰壁,“瞻望前途,实仍茫茫”,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体现出了泰山挑夫般的韧劲,以期登临绝顶,实现目标。假以时日,人们必然会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季先生的苦心和毅力,感受到《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魅力与意义。

陈明表示,季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但他开创的《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事业虽历经万难,却并未中辍,更没有成为“烂尾楼”,而仍然一天天在脚踏实地向前。目前该丛书内容丰瞻,出版数目可观,距离季先生设定的目标快接近一半了。据不完全统计,《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已出版的近200部高水平专著中,有近三分之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和各行业协会的奖项,被许多国家的图书馆收藏,获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一面弘扬东方文化自信的大旗,可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并非只是一代人之学术,而是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的传承。真诚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继承老一辈学者的精神,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为光荣的“集成人”。

纪念会第二阶段是学术研讨,由《东方文化集成》(丛书)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政主持。

《东方文化集成》(丛书)执行主编、北京大学教授唐孟生在研讨阶段表示,今年是《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出版30年,同时恰逢著名东方学家、《集成》的倡导者和《集成》创始主编季羡林先生诞辰112周年。《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不负季先生之期望与嘱托,把我国的东方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唐孟生教授回顾道,30年前季先生提出了“21世纪东方文化将再领风骚”的论断。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的历史阶梯上,面对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东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新崛起,一场“东方文化复兴”的大潮,正方兴未艾,滚滚向前,为世人所瞩目。历史印证了季先生的预见,同时也证明了《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编撰、出版,不仅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项创举,也是中国文化复兴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唐孟生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对东方各国文化的研究,并且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可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东渐,中国的东方文化研究逐渐式微,以至于一些学者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唯西方马首是瞻,以西方学者的著作为圭臬,言必称剑桥、哈佛。《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出版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20231021_094815.jpeg

纪念会开幕式现场

纪念会由《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编委会、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与线装书局联合举办。在纪念会上播放了关于季羡林先生和《东方文化集成》(丛书)历程的纪念短片。参加纪念会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共计80余人。他们回忆和缅怀了季羡林先生在世时的一些感人往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以上图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提供)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东方文化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