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窗

“东桑西移”为贵州凤冈县发展带来新机遇

2020年08月12日 16:13:40 新华网记者李黔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记者近日在贵州凤冈县走访看到,这样的诗画田园风貌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西南部农村的真实写照。

今年7月,上海市奉贤区水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凤冈县签约,投资共建凤冈县蚕桑绿色生态发展“星丝路”项目。东西部扶贫协作“东桑西移”,为凤冈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贵州凤冈县永和镇永华社区村民龙华碧正在收蚕茧(饶堃 8月6日摄)。

在人们印象中,蚕丝都是雪白的,而凤冈县永和镇永华社区村民黄志强养的蚕,吐的却是金色的丝。这是由水星控股集团、湖州市农科院、东华大学共同培育的蚕种“水星1号”。

据了解,经过20多代优选迭代,蚕种可以吐出红、黄、绿、粉等七种天然色彩,这被分别命名为水星1号至7号。这些蚕茧茧壁厚,蛋白质含量高,最长可以缫出1600米的长丝。

作为第一批试点用户,黄志强和村里的几户村民领到了蚕种“水星1号”。这批蚕种由企业免费提供,到了收获时节,再以收茧款冲抵育种款。

贵州凤冈县永和镇永华社区村民黄志强正在蚕棚查看蚕的生长情况(罗建平 8月5日摄)。

在企业派来技术员的指导下,黄志强盖起了两间育蚕室。他还种植了150多亩桑园,全部种的是优质树种“农桑14号”,绿油油的叶片硕大肥厚,在阳光下散发着油润的光泽。今年,黄志强计划通过土地流转,把桑园种植面积再扩大一倍。

“蚕桑适应广,哪里都能长。”桑树是“懒人树”,只要种下去,可以持续采摘多年。据当地农户介绍,每亩山坡地能栽种桑苗800至1000株,若是4年树龄的桑园每亩可年产桑叶6000斤,在当地,桑叶可以每斤0.4元进行收购。

蚕的生长周期短,从一龄小蚕苗到结茧的五龄蚕,仅需28天。通过标准化管理,周期可大大缩短,蚕农可实现“18天见到现钱”。

这是凤冈县永和镇村民收获的“水星1号”金色蚕茧。(饶堃 8月6日摄)。

记者在永华社区村民龙华碧家看到,她家养的蚕正在陆续结茧,村民们必须把蚕茧快速从茧房里摘出来,龙华碧和几位来帮工的村民在蚕棚忙得一刻不停。龙华碧说,她家这个月养了8张蚕,每张蚕种可产蚕茧约100斤,每斤蚕茧收购价为18元至21元。

在销售桑蚕的基础上,凤冈县已经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桑叶面条等产品。

据了解,凤冈县养蚕历史悠久,现在的蚕桑产业链比过去更科学、更高效。在凤冈县彰教工业园区的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千名农民工正在接受蚕丝精加工技术轮训。上海水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梅山标介绍,这里将会建成一座集蚕桑研发、育种、种植、养殖、收购、加工、纺织等于一体的大型丝绸工业园,产品包括蚕丝被、家纺、服装、白蚕丝、丝绸等。

贵州凤冈县永和镇永华社区村民正在将蚕茧装袋(罗建平 8月5日摄)。

目前,凤冈县已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并树立“着眼市场建基地,集中连片上规模,政策扶植重投入,依托龙头带农户,科技支撑上水平”的发展理念。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升级,凤冈县计划发展良桑种植5万亩,建设村级蚕桑合作社上百个,发展养殖农户上万户。

如今,黄志强家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在门楣两侧,贴着红彤彤的一副对联:“改革开放面貌变新,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彤彤

热点新闻

壮产业 助脱贫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闻推荐

文化和旅游部:游戏游艺设备不得宣扬赌博内容

人民网

贵州A级景区面向全国游客五折开放 优惠持续90天

贵州日报

严厉查处黑导 挤压非法“一日游”生存空间

北青网

北京A级景区垃圾分类难在哪 认知是关键

北京商报

九寨沟旅游环线厕所乱象:基本没有干净免费的公厕

光明日报

新疆旅游厕所融进景区“量”“质”齐升

新疆日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投诉中心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