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城投公司:大力发展“盘古稻”种植 打造生态美产业富全新图景

2025年07月04日 20:23:35

京杭大运河,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贯穿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南北,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舟楫之便,更馈赠了肥沃的水土资源。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青县城投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盘古稻”种植产业,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水平、打造运河沿岸生态景观、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在青县大运河两岸,一幅 “生态美与产业富” 相互交融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盘古稻” 也成为了画卷中熠熠生辉的主角。

图片1.png

青县城投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青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 年 6 月 28 日,作为国有企业,其业务范畴广泛,涵盖了从城乡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到农作物种植等多个领域。注册资本达10亿元。在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青县城投公司凭借其资源整合能力和资金优势,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盘古稻”种植项目是青县城投公司布局农业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

图片2.png

青县水稻种植历史渊源

青县的水稻种植史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时期走向兴盛,彼时乾宁军(今青县)还专设了主管水稻种植的稻田务。上世纪 50 年代,为改造洼碱地,变水患为水利,青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开展洼碱地改造工程,大力推广水稻种植。1953 年部分农户尝试改种,试种成功后,旱稻亩产量远超原旱田产量数倍。随后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56 年改种 17 万亩,1957 年改种 12.59 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大幅提升,取得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这一时期的种植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如今盘古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青县城投公司深入挖掘这段深厚的水稻种植历史,致力于将传统种植优势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让古老的水稻种植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成功注册了“盘古稻”商标,这为大规模开展盘古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品种基础与种植经验借鉴。

图片3.png

青县城投公司发展盘古稻种植的举措

(一)种植品种

目前,青县城投公司种植的盘古稻主要选用旱优香7号、滨香3号,津育梗22水稻,旱稻3号、津原89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抗倒伏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保障水稻的稳定生长和产量。

(二)种植规模与区域分布

近年来,随着运河水资源的引入,青县 “盘古稻” 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运河沿线的滩地以及部分经过改良的洼碱地,这些区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种植技术与管理

1、科学选种与种子处理:在选种环节,种植户充分考虑稻种对当地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严格把控种子质量。同时,通过发芽试验确保种子发芽率达到 85% 以上,并进行晾晒与消毒处理,杀死病原菌,提高发芽率。

2、田间管理精细化:依据稻种特性和当地环境,种植户合理控制土壤湿度和含氧量,制定科学的除草计划。在施肥方面,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补充肥料,优化施肥方案。灌溉时,充分考虑栽培技术和稻种特点,避免过量灌溉,确保水稻生长获得适宜的水分条件。

3、病虫害绿色防控:合理选用防虫药剂,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合适的低毒药液,并定期更换药剂,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障稻米的品质安全。

4、机械化与智能化助力:青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迅速,部分盘古稻种植区域已实现机械化播种、收割等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强化合作提升品质

青县城投公司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积极加强与各大水稻研究院所的深度合作。借助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力量,不断优化“盘古稻”的品种,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在品种选育上,筛选出更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确保产出的稻米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在种植技术方面,引入先进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科学种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打造高品质的“盘古稻”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盘古稻种植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装点运河沿线风景,弘扬盘古文化和农耕文化

青县拥有深厚的盘古文化底蕴,将盘古文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打造 “盘古稻” 品牌,能够赋予农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水稻种植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成为了大运河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翠绿的稻田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展现出独特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通过大田作物的合理种植和品种搭配,形成了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景观,在展现农业生产之美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农业的魅力。

图片4.png

(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发展

“盘古稻”种植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到后期的收割、加工等环节,都吸纳了周边村民参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农民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再一方面,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乡村旅游等,进一步提升青县的区域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

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压力

虽然盘古稻具有一定的品质和文化优势,但在全国乃至全球稻米市场中,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些知名稻米品牌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对其品牌忠诚度较高,盘古稻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二)种植成本上升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如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燃油等成本不断增加,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盘古稻的种植成本大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种植户的利润空间,影响了种植积极性。

(三)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瓶颈

尽管部分种植区域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但仍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接受和应用程度较低。这导致整体种植效率和产量提升受限,难以充分发挥现代种植技术的优势。

未来发展规划

(一)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深化与农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建设“盘古稻”种植科研实践基地。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开展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创新等研究工作,为盘古稻种植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公司。同时,加强对公司现有员工的农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与外部专家讲座,提升员工整体专业素质。

(二)优化资金管理与多元化融资

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对“盘古稻”种植项目的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投入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除了公司自有资金投入外,积极争取政府农业产业扶持资金、农业专项补贴等政策资金支持。同时,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发行农业产业专项债券、申请农业项目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三)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加强“盘古稻” 品牌建设,深入挖掘盘古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品牌设计、产品包装与宣传推广中,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美誉度。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线上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与推广,开展直播带货、农产品众筹等新型营销活动,提高产品曝光度。线下积极与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商、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将盘古稻产品打入主流销售渠道,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探索 “农业 + 旅游”“农业 + 文化” 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青县盘古稻种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诸多发展优势,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成本上升和技术推广等挑战。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降低种植成本、强化技术推广与培训等措施,青县盘古稻种植产业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能为传承和弘扬当地农耕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青县城投公司应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优化种植模式和产业发展策略,助力青县盘古稻种植产业迈向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朱兵

盘古农业城投公司水稻品种农业发展三农种植业水稻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戴晓军走访慰问社区困难党员

湘西高新区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