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饭过后,暑气渐渐散去,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下新镇马鞍山村熊家咀的路灯就亮了起来。在村口新建的小公园联心亭里,老人们坐在小石凳上悠闲地纳凉唠家常,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一片安宁祥和。
“以前哪敢想家门口能有公园?”村民熊友良指着房前屋后说,如今这里通上了水泥路,建起了公园,安装了路灯,“老百姓心里亮堂得很!”
熊家咀的变化是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下新镇坚持“开门教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生动写照。
2024年底,下新镇马鞍村与汪革村通过合村并居,合并为马鞍山村,然而初期“地理毗邻、人心疏离”的困局曾让发展遇阻:原汪革村灌溉渠年久失修,紧邻马鞍村的三十余亩田地基本是望天收;独停公路连接马鞍村与汪革村段没有安装路灯,晚上黑灯瞎火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然而这些问题因为两个村支部班子的“领地意识”搁置。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村党总支书记黎常贵、副书记汪宝平决定分别带着两个村支部班子到对方的“领地”调研。整个调研持续整整一周,“民生清单”也记了满满一个工作簿:熊家咀六十多岁的独居老人熊六荣反映厨房漏雨、急需修缮。第二天,汪宝平就带着泥瓦匠上门,不仅修好了屋顶,还顺带加固了松动的横梁。
汪革的村民反映村庄内部环境脏乱差,但是怎么改造,大家意见不统一。为了找到合适的施工方案,黎常贵带领村“两委”干部连续三晚走村入户和村茶话夜谈。
很多村民反映当家塘淤塞严重,水质都受到影响。不到一周时间,村干部们就分成几个小组,带上机械设备、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清淤工作……
“到基层去,才知道不能光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为群众做得远远还不够!”谈起调研的收获,村干部们深有感触。
“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干,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上!”熊友良表示。
通过深入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并迅速整改落实,马鞍山村“两委”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更催生出动人合力:熊家咀村熊敏、熊甲生、熊水球、熊泽慧等村民主动让出部分宅基地,建成了开头提到的村口公园;熊友良、熊开华、王东京等村民带头捐资10多万元,小组40户村民自发捐资共计46万元,让原本臭气熏天的水塘变成了碧波荡漾、莲花满塘的水上公园,也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
“将持续用情用力抓好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在一线听取意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下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如飞表示。(郑鉴峰邢梦黎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