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从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的思想方针,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红色文化在育人功能上提出了明确导向,红色文化已然成为涵养家国情怀、巩固思政教育基石的关键力量。尤其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巧妙融合“艺术、科技、旅游”,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已成为学术界与业界共同瞩目的重大议题。
湖湘大地红色文旅资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当前这片热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探索红色文化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通过艺术设计这一桥梁,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固有界限,将革命岁月的光辉历程与红色精神的深邃内涵,巧妙融入艺术创作、文旅规划、活动策划及文创设计等各个领域。借助红色文旅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多维交融,开创“艺术+思政”的全新育人范式,这不仅是对湖湘红色文化育人潜力的深度挖掘,更是为湖南高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育人生态,为艺术设计学科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开辟崭新路径,有力推动湖南红色文旅与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并进。
联合调研团在明和集团调研讨论
2025年7月7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携手湖南工商大学人居环境与城市更新研究院,联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组成联合调研团共同开启 “粤湘赣闽” 暑期大调研行动。此次活动以“艺术与设计”为引擎,赋能“粤湘赣闽”红色文化,聚焦文创之旅,深度挖掘湖湘红色文化底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与活化策略,红色文旅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革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构建,以及高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调研活动从四个维度深入展开:其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历史悠久的耒阳县,探寻红色历史的深厚底蕴,沿着岳麓书院、湖南第一师范至橘子洲的先辈足迹,勾勒出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图谱;其二,感悟红色信仰,汲取精神力量,实地探访星沙县杨开慧纪念馆、醴陵县左权故居,深切体会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与高尚情操;其三,探索红色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之道,走访诺维亚集团、明和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学习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其四,创新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以长沙铜官窑、醴陵红官窑等文旅文创项目为典范,探索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新模式,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真实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
联合调研团瞻仰板仓杨开慧故居
调研过程中,团队创新实践课堂思政、文化思政、数字思政、行走思政、创新思政 “五个思政” 模式,运用图像叙事、情感叙述、历史叙述、创新叙述 “四重叙述”方法,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设计灵感。数字化技术的巧妙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民间技艺的创新转化,使红色文化的呈现更加鲜活、感染力倍增。通过数字化手段的重现与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红色故事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触达人心。
此次“粤湘赣闽”红色文旅大思政湖湘行调研,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区块链引领社区党建空间发展研究”田野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汇聚了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营造传承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此次行动有望为湖湘红色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典范案例,书写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崭新篇章。
(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唐艺菱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