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陈仓中路社区专属微信群又接到了新任务。佳苑新城小区附近的外卖骑手张先生,随手拍照反馈发现经过的路面破损,影响出行安全。
“在西门坡这个路口,有老年人在聚众打牌呢,我看现场还有少量现金。”中街社区书记李燕萍正在听网约车司机周先生对行车过程中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向她“告状”。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道狠抓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精“新”施力、凝聚“新”力、同“新”发力,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如今,在虢镇纵横交错的街巷间,身着各色工服的骑手、司机们不仅仅是穿梭楼宇的“城市摆渡人”,更是为民服务的“流动侦察兵”。
点燃“红色引擎” 激活“新兴动能”
绘制“作战地图”。街道通过制定方案、“地毯式”摸排、信息核对、研究推进等形式,打响“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战,破解新兴领域党建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难题。目前,在册“三有”企业”24家、社会组织2家。已建立党组织15家,下派党建指导员11名,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基础。
聚拢“先锋星火”。街道党工委将发展党员重点向新兴领域聚焦,创新构建“育苗—强基—赋能”全链条培养体系,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兴领域群体骨干纳入重点培养名单,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红色生力军。坚持“线上资料分享+线下驿站读书会”等形式同步指导开展教育,先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活动11场次,覆盖新就业群体300余人次,促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同步推进。
建强“引航灯塔”。街道派驻党建指导员下沉非公党组织,以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从党员队伍优化提升、党员示范作用发挥、企业发展能量带动等方面开展指导,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全流程,精心培育东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等党建示范企业4家。在“头雁”的带动下,各企业党支部纷纷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路径,街道新兴领域形成“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织密“保障网络”。面对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街道主动破题,向“新”而行、凝“新”聚力、热“新”服务,积极构建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主的新型领域多元化治理体系,深度依托网格化管理,联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多方力量,全力打造一张“贴心、暖心、用心”的服务网络,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激活城市治理新动能。
打造“暖心港湾” 架起“共治桥梁”
“以前送餐累了,只能在路边找个地方歇歇脚。现在有了驿站,不仅能喝水、充电,还能和同行聊聊天,特别有家的感觉。”一位外卖骑手感慨地说。
“驿站歇脚”暖人心。街道积极整合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等多方资源,利用闲置房屋场地建设驿站22个、东关劳务市场工会驿站1个,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应急药箱等设施设备,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温馨港湾。
“技能培训”助成长。街道不仅关注新就业群体的“眼下需求”,更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为有效拓宽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空间,联合多家培训机构,针对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开展抖音平台运营、保育员、养老康复照顾等多元化就业创业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0余次,覆盖人数超350余人次,有多人考取专业护理资格证书。
“关怀慰问”润民心。虢镇街道精心打造新就业群体“四季送暖、月月关怀”服务模式,持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各社区创新开展“劳动向‘新’,致敬不凡”“巧手制香囊,端午寄安康”“关爱外卖骑手 情暖腊八节”“饺子飘香迎冬至 共筑和谐邻里情”等传统节日温情传递和“盛夏送清凉” “寒冬送温暖”等特殊气候慰问活动10余场次。定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爱心义剪 每月有约”志愿理发和免费义诊等服务30余场次。
“精准服务”解难题。锚定新兴领域“急难愁盼”,协调就近安装美团专项充电桩、普通电瓶车充电桩等,解决“续航”难题。及时对接收集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扩大就业渠道。以“精准滴灌”式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协调处理薪资纠纷、劳动保障等急难愁盼事项30余件。
携手“齐头并进” 绽放“治理新颜”
响应串起防线。街道以“双向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城市治理“移动前哨”作用。陈仓中路社区建立“平安骑手联盟”微信群,32名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将日常配送路线化作“巡查路线”。他们用手机“随手拍”,小到路面坑洼、消防通道堵塞,大到违规搭建、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上传至群内。社区设立专项处置通道,对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城南社区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熟门熟路”职业优势,引导他们担任“流动网格员”和“民情前哨员”,利用工作间隙,主动收集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损坏等问题线索40余条。
积分唤醒动力。虢磻路社区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成为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热情的“金钥匙”。快递员、外卖骑手对在工作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安全隐患、治理建议及时上报获得积分,兑换食用油、纸巾等生活用品或家电维修、家政保洁等社区服务,实现“利民+利己”双赢目标。“没想到送外卖时‘顺手’做的事,还能给自己带来实惠,以后我会更留意!”外卖小哥李涛通过持续上报问题线索,积累20积分,兑换洗衣液一袋后笑着说。
行动踏出新路。日常的网络诈骗、消防安全、垃圾分类宣传中,新就业群体化身“移动宣讲员”,将宣传手册随餐、随包裹一起送到居民手中,新就业群体一步步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治理主人翁”,流动身影成为基层治理“小探头”。“小伙子,你们可太贴心了!家里孩子总担心我们被诈骗,我们反诈意识也不够强。现在你送的这单子上写得明明白白,还有案例,真是太好了。”佳苑新城居民赵阿姨翻着冯师傅送来的反诈宣传单高兴地说。
“接下来,虢镇街道将从辖区情况出发,以党建为引领,继续探索更多新兴领域人员参与的共治之路,让新兴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新阵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书写城市治理新篇章。”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万平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