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万物生长。7月盛夏,玉茶村的日头渐渐拉到最长,傍晚6点,天光仍留恋在玉茶峰腰,点点碎光散落在缓坡上的新茶中,为叶沿镶上毛茸茸的金边,随着微风摇曳生姿。
下过雨的天气,老付踩着湿润的山径,又一次来到了新拓的茶园。远离山下的暑气喧嚣,一垄垄青翠的茶株已舒展出肥厚嫩叶,向着天空伸展,为即将到来的丰盈积蓄着饱满的生命力。
“千亩茶园项目已逐渐步入正轨,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将放在‘茶文化’品牌的打造上来。”提起玉茶村的建设,老付滔滔不绝。
老付名叫付安智,是株洲醴陵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派驻玉茶村的第一书记,今年是他驻村的第四年。
“老党员”走入“新战场”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老付总是“两点一线”地穿梭在单位与家庭之间,相较于现在的“付书记”,他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付队长”。“全省烟草专卖管理先进工作者”“全省卷烟一清两打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卷烟打假先进个人”……一连串响当当的荣誉,是他践行“初心如磐担使命、履职尽责显担当”的最好诠释。而当所有人都以为老付将在专卖岗位上发光发热直至退休时,2022年,他主动请缨,申请前往醴陵烟草对口帮扶村嘉树镇玉茶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
摇身一变成为“付书记”,对于老付来说,并非一个容易的选择。这意味着他无论曾经在原岗位上做出过多大的成绩、拥有多少的经验,都要暂时放下这一切,从头出发,去探寻一个完全未知的“新领域”。
帮扶工作怎么干?“造血”从哪里造?老百姓有什么问题亟须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老付心头,昔日在案卷卷宗里追寻的“是非曲直”,在广袤的乡村图景面前似乎变得遥远。
付安智走访返贫监测户
而实干就是唯一的答案。老付脱掉皮鞋,换上胶鞋,联合村支两委,沿着村间小路,开始了他的“不漏一户”拜访之旅。起初,村民们对这位新来的书记不置可否,拜访时总是拘谨地坐在桌子两侧,你问一句我答一句,言语之间满是客气与距离。渐渐地,凭借着“多说话、多跑路、多摸底”这个笨办法,老付与村民们逐渐熟络,“付书记来家里喝杯茶、歇个脚”的邀请声开始在村头巷尾响起,而老付随行携带的民情簿中所记录的村情民意内容,也越铺越厚。
“玉茶村村内的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但目前村里还有5户防返贫监测户和51脱贫户,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老付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一页:“像这一位返贫监测户叫丁作端,是个残疾人。去年她女儿高考,特别争气地考上了湖南工商大学,但是没有钱读书,我们就给她送上了3000块的大学助学金,还号召村上的企业一起去帮助她,现在她女儿在大学成绩也很好。”他又翻开另一页:“这里是我们工作队自掏腰包1400元,为困难户购买了70多株果木树……”
付安智为村民宣传“雨露计划”
一件一件,如数家珍。这本翻得卷边的民情簿,是老付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叩响门扉的最佳见证。
“小茶苗”托起“大产业”。
做好了人的帮扶,老付更迫切地要为玉茶村找到一条新的增收产业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而对于玉茶村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考虑村集体经济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在一次村委会议上,老付这样发言道。
过去几年里,在政府各部门及烟草企业的帮助下,玉茶村的集体经济稳步向上发展,建成的醴陵首家村集体经济“湘村”636嘉玉便民店,更是成为村内“地标”商铺,店内创新的“卷烟+炻瓷”融合销售路径为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逐年递增。
那么,是不是还要继续往“瓷器”上下功夫呢?对此,老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玉茶村被称为‘炻瓷之乡’,村里的规模炻瓷企业就有11家,产业已近饱和,再往这个方向走也难以发展得更好了,不如另辟蹊径,找找新路。”老付手指一指,这条“新路”赫然指向玉茶村地域性标志——玉茶峰。
付安智与村民共同栽种茶苗
在村内,人人都知道“玉茶”的典故:相传乾隆下江南,在玉茶村转部口那里歇了下脚,并对所品之茶大加赞赏,御赐“御茶”美名,流传百年逐步演化为“玉茶”。玉茶峰顶上,上百棵老茶树历经百年风雨,傲然挺立,茶叶清香扑鼻而来,摘下嫩芽冲泡,一盏清润甘香入喉。“好山好水好茶再加‘前世今生’的好故事,何愁没有发展空间!”老付笑着说。
文化底蕴撬动政策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精准注入,老付带头带领村民拓荒整地,推土机轰鸣着将黄土夷为平地,8万株茶苗率先“安家落户”。“茶叶种植需要耐心细心,年轻人老人都能干,很适合村里发展,让一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今年,我们专门邀请了醴陵茶叶协会技术人员对我们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确保茶苗成活率。”老付介绍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大力推动山地土地流转,形成联农带农机制,彻底为村民消除后顾之忧。”
如今,千亩茶园雏形初现,“湘醴御茗”商标已完成注册,老付又开始走向下一个新的挑战。他深知,乡村振兴这件事,急不得也快不起。“就像帮扶一户脱贫户,需要一户一策精准滴灌;打通一条产业路,要一锹一锹铲平路基;壮大一片茶园,要一株一株呵护茶苗成长;而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呢,也要这样一个一个推进解决。”望着半山腰上的一片翠绿,老付充满信心。(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