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繁华的旺镇商城,一家名为“依举食杂”的小店门口,店主陈纲举和工人们正熟练地打包着一份份发往全国各地的“海味福礼”。这家曾经经营普通日用品的小店,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精准帮扶下完成“蝶变”,让渔村海味飘出“幸福香”。
窘境:守着“金疙瘩”,难觅销路
“以前店里就卖点杂货,加上些散装海味,靠附近老主顾照顾,生意勉强糊口。”陈纲举记忆深刻,尽管店里不乏本地人推崇的“真家伙”,却囿于小店形象老旧、缺乏宣传,更别提线上渠道,“好东西都在店里落灰。”
长乐区局(分公司)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时,敏锐地发现以依举食杂店为代表的小商户面临的经营困境。针对漳港盛产优质鳗鱼、海蚌、鱼丸以及特色海产干货的优势,一个围绕地方特色进行经营转型的提升计划逐步成型。
突围:老店“换新颜”,直播“开新局”
形象是敲门砖,把产品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可沉浸的视觉与文化体验,是吸引关注的第一步。褪色的旧招牌被替换成亮眼的蓝色大海主题招牌,配以跳跃的鱿鱼、海蚌图案,让人眼前一亮。店内不再是杂乱的货架堆积,一面主墙被设计成“渔获展示墙”。店中央增设了小茶桌,放着试吃的鱿鱼丝、小虾米,让进店的顾客可以边品边聊,感受海味。
图为陈纲举直播推介海鲜干货。李溪俤供图
解决了“面子”的问题,更要解决“里子”的问题。长乐区局(分公司)帮扶团队全力助力小店“上云”做直播。店主陈纲举买来了基础的直播设备,帮扶团队对陈纲举和店员开展指导,从镜头感、话术到后台操作、粉丝维护进行系统培训。陈纲举性格朴实,直播一开始非常生涩,团队便鼓励他“做自己”,主打真诚和专业。
蝶变:从门可罗雀到全国飘香
图为陈纲举向客户介绍海鲜干货。李溪俤供图。
这套“形象引流 + 直播带货”的“组合拳”,效果立竿见影。直播间日均订单量从个位数迅速攀升至上百单,彻底摆脱了靠杂货维生的旧模式。陈纲举指着仓库里排满的发货单,脸上洋溢着致富路上的幸福笑容:“以前愁没生意,现在愁做不及!你看凌晨两点还得打包发货呢!”
当最后一单深夜打包完成,店铺后院的晾晒场上,淡淡的鱿鱼咸香仍在夜风中弥漫。一部电脑、一盏补光灯,让这家扎根于闽江口渔村的传统小店实现了华丽转身。(潘延东、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