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像一道光,传递温暖,传播力量。
当公积金窗口的锦旗映照出“一次办结”的为民初心,当检察干警在村口按下快门记录农村美好点滴,当移动工作人员上门解决独居老人“急难愁盼”——这场由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自发开展的一系列“文明+”活动,正以多元形式浇灌着文明之花,为城乡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惠民服务 锦旗映照初心使命
近日,一面印有“情系群众 温暖如家 贴心服务 敬业良心”的锦旗送到了全国文明单位铜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耀州管理部,一起送来的还有贷款职工冯先生对铜川公积金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服务态度的高度认可。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你们这种为职工着想、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我太温暖了!”冯先生激动地说道。在公积金服务大厅,冯先生的故事折射出全国文明单位的文明与担当。当他为贷款个性化问题茫然无措时,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疏通流程,并全程跟踪服务,最终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完成了贷款审批。从政策解读到材料填报,复杂业务压缩成“一次办结”。接过锦旗的工作人员感慨:“一面锦旗一份情,为民服务永不停。”这面锦旗同时印证着“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的宗旨正在转化为现实温度。
党建领航 乡村沃土深耕文明创建
雨后初晴的七月,全国文明单位铜川市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干警、青年干部再次来到结对共建点——印台区阿庄镇下庄村,与村民围坐一堂,联合开展“发挥党建领航作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围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实践案例,立足乡村振兴实际,提出数字化治理的创新思路。通过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凝聚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共识。
随后,干警们在村广场搭起普法宣传点,化身普法“小喇叭”:“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是陷阱!”“陌生链接别乱点,转账汇款要谨慎!”他们一边向过往村民发放宣传资料,一边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将民法典、反诈、禁毒等法律知识转化成家常话,把普法“大餐”送到群众身边。
活动当天,干警们了解到老党员和部分群众拍摄证件照存在不便,党群服务中心摇身一变成为“临时照相馆”,干警们举起相机化身为专业摄影师。“阿姨,头稍微往右边转一点,对,保持微笑!”“大爷,眼睛看这里,咱们拍得精神些!”干警们化身专业“摄影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村民调整姿势、整理着装,力求拍出满意的照片。看着镜头里自己精神抖擞的模样,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拍的真好,和镇上照相馆没啥两样,这下可省了好多事儿!”
这种扎根式结对共建已成常态。近年来,铜川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照金精神和“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激动能、扬正气、展风采,精神文明建设与检察事业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文明星火 暖心服务浸润群众心田
近日,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移动铜川分公司步寿路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张婷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是一位老奶奶,老人在电话中焦急万分地说自己手机卡丢了,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来营业厅补卡,家中也只有她独自一人,借来邻居的电话向移动求助。
张婷了解到情况后,在电话中及时安抚客户情绪,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主动提出可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并利用午休时间到刘奶奶家中为她补办电话卡,还耐心细致讲解了业务流程。刘奶奶被移动人员高效、体贴、温暖的服务感动,连连致谢。
“没想到移动还能上门服务!感谢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为我专门跑一趟,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电话卡就没办法用,没办法打电话了!”刘奶奶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铜川移动公司不断创新创建载体,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员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持续提升,文明建设氛围日益浓厚。(来源:文明铜川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