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为仙门山的群峰镀上金边,翠坪山谷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呐喊。擂台上,中印搏击选手的每一次重拳出击都激起声浪翻涌;不远处,电吉他轰鸣穿透热浪,摇滚音浪与观众的欢呼在天然峡谷中交织回荡。而在这股热流中心,一家崭新的文旅终端店里清凉拂面,游客们手握特色饮品,在这个独具特色的文旅终端店前拍照打卡——这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仙门山今夏最生动的风景线。
仙门山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秦岭与太行山脉交界处,主峰海拔1347米,森林覆盖率达95%,是中原罕见的天然避暑胜地。今年暑期,景区创新打造“搏击+音乐”双核盛宴:“仰韶彩陶坊杯”中外自由搏击赛6月底首场中日对决,中方三战全胜,7月12日中印对抗再燃战火;夜间则变身摇滚舞台,乐队定制化演出与立体山间声场将夏夜激情推向高潮。
面对汹涌客流,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闻风而动,客户经理许宗辉第一时间与景区文旅终端店老板沟通,精心策划,共同抓住这难得的“流量盛宴”。最终确定以“场景化服务”破题——在空间布局中融入搏击文化元素:入口处的拳套造型灯箱与选手风采照片墙成为游客打卡热点;休憩区实时转播赛事盛况,冰饮柜陈列着定制版“能量补给”套餐;收银台旁则巧妙设置漂流装备租赁点,满足游客“日战漂流、夜享音乐”的全天候需求。
跨界场景激活消费新体验。李苹摄
“老张,现在做生意一定要深谙‘情绪经济’之道,为消费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许宗辉一边忙碌,一边给店老板讲解经营之道。
当游客在38℃高温中走进门店,首先迎接他们的是一杯免费试饮的仰韶特色菊花茶——这取材于当地非遗工艺的清凉饮品,让游客在品味中自然感知地域文化。
结合搏击赛事热点,店铺推出“竞猜冠军赢好礼”活动,游客扫描二维码预测获胜方,即可获赠印有“拳力以赴”字样的文创折扇,三日活动引流超2000人次参与。
更巧妙的联动藏在夜间消费场景中。针对音乐节年轻客群,终端店联合景区推出“星空消费券”,游客凭音乐节手环可兑换限定版果味冰沙,杯身印着的“仙门山音浪纪念”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符号。店主老张笑道:“以前晚上七点就关门,现在音乐节期间营业到凌晨,仅特色冷饮日销就翻了三倍!”
全域服务织就温情网络。李苹摄
文旅终端的价值不止于销售。面对景区面积大、服务点分散的痛点,该店化身“游客服务中心”,增设便民服务柜,应急药箱、常用工具、手机充电应有尽有;电子喇叭及时播报漂流排队时长和接驳车时刻;甚至联合景区在漂流入口增设防晒喷雾免费点,细节服务赢得游客频频点赞。
其创新更在于打破单点局限。终端店主动对接景区“陶香洞天”酒文化体验区,设计“仙门山文化地图”二维码张贴在店内,客户扫码即可便捷了解特色景点、渑池特产、酒店车票预订等服务,引导游客深度游览;与山下农家乐联动推出消费积分兑换体系,游客凭终端购物小票可享特色餐饮折扣,带动全域消费升温。
当文旅终端从商品货架升级为情感纽带,县域商业体系便有了全新可能。在搏击的呐喊与摇滚的音浪中,这座深山里的终端店正以场景化服务诠释新时代“文旅+”的内涵——它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记忆的锚点、服务的驿站、文化的展台。
随着暑期客流持续攀升,仙门山的实践印证着一个趋势,文旅终端的生命力,永远根植于与地域特色的深度共鸣和对人群需求的细腻回应之中。(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