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暑气蒸腾。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帆实践队的队员们携手交警、救援队、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安全主题教育。从生态保护到国土安全,从交通规则到急救技能,从生理健康到自我防护,一系列沉浸式课程如细密的春雨,将敬畏生命、守护安全的理念悄悄植入孩子们心间,让安全意识在夏日里生根发芽。
自然与家园:在实践中厚植守护情怀
“蝴蝶翅膀要在干净的地方才能舒展,就像我们的家需要大家呵护。”上午的手工课上,老师们引导孩子们用彩色卡纸制作蝴蝶,将生态安全的理念融入指尖创作。孩子们在剪裁粘贴中领悟:洁净的环境是所有生命的共同需求。午后的“版图拼接”活动更具深意。孩子们用捡拾的树叶拼贴中国地图,当代表台湾岛的叶片被小心翼翼地嵌入版图时,老师轻声告诉大家:“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珍贵,一点都不能少。”简单的实践,让国土安全的意识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危机与守护:在互动中筑牢安全防线
高年级课堂上,交警同志身着藏蓝警服,结合真实事故案例讲解交通规则:“每一组闯红灯的数据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孩子们在互动演示中体验“斑马线的等待”,深刻体会到“规则即生命防线”。低年级课堂中,动画里戴头盔的小熊和遵守交规的小兔子,用童趣语言让交通知识变得易懂好记,孩子们的眼神里,有紧张更有警醒。
富川救援队带来的“急救课”充满力量。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AED的规范使用、“黄金四分钟”的紧急处置……老师们分解演示后,孩子们跪地练习,稚嫩的动作里透着对生命的郑重。“按压深度要够,节奏不能乱。”一遍遍的纠正中,守护生命的技能正在被牢牢掌握。
成长与自护:在关爱中培育健康意识
“身体的变化是成长的礼物,懂得保护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鄂黄麦田基金会的老师在青春期健康课上,用科学的讲解、温和的态度,解答孩子们关于身体发育的困惑。“什么是安全的边界?如何拒绝不适当的接触?”坦诚的对话驱散了羞涩,自尊自爱的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
防溺水漫画、急救手册、安全承诺卡…...这些带着温度的载体,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可感可触。离队时,孩子们紧紧攥着承诺卡,仿佛握着一把守护生命的钥匙。
这场教育活动中,“云”是汇聚力量的纽带,交警的专业、救援队的硬核、协会的温情在此交融;“帆”是守护生命的屏障,从自然到家园,从应急到成长,多元课程织就立体防护网。云帆实践队的青年们用行动诠释:安全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责任的启蒙——对自然的责任、对家园的责任、对每一个生命的责任。
盛夏的阳光洒满课堂,正如播下的安全种子终将生长。这些关于守护的记忆,定会在孩子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为生命撑起一片永恒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