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看过来!这红彤彤的大红袍花椒,麻香醇厚,炒菜时撒一把,香味能飘满整条街!”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的卷烟零售户赵海松举着手机,在自家店铺的花椒货架前热情吆喝,镜头里饱满的花椒颗粒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透着新鲜劲儿。
“海松这直播搞得真不赖,咱村的花椒这下不愁卖了!” 围观的村民李阿姨凑在屏幕前,看着不断滚动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
赵海松的“新生活连锁商店”开在段村乡街口,靠着实在的价格和靠谱的品质,小店生意一直挺稳当。可最近,看着自己家里堆积如山的花椒,他心里犯了愁 —— 段村乡是渑池大红袍花椒的主产区,今年亩产提高了两成,收购价却跌了不少,不少农户的花椒都囤在了家里。
“能不能像网上直播带货那样,试试直播卖花椒?”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许宗辉就带着方案找上门了。“您这店铺位置好,客源稳定,正好能当直播点!”许宗辉帮他调试设备,教他写直播脚本,还拉着他来县城的传媒公司“取经”,让优秀主播“手把手”传授互动技巧。
第一次直播,赵海松紧张得手心冒汗,对着镜头只会说 “花椒好”。一场播下来,观看人数不到一百,订单更是寥寥。他没泄气,跟着许宗辉往花椒地里跑,拍农户采摘的场景,录制晾晒花椒的过程,把 “凌晨三点摘花椒,只为锁住最新鲜的麻香”的细节剪进视频里。直播时,他还端出妻子做的花椒炖鸡,边吃边说:“咱这花椒不光香,还耐煮,炖肉时丢一把,肉香混着麻香,绝了!”
“这花椒看着就地道,买两斤试试!”“上次在南村买过渑池花椒,确实比别的地方香,再从这儿囤点!” 直播间的评论区渐渐热闹起来,订单从几两涨到几斤,再到几十斤。赵海松还学着搞起 “花椒 +” 组合,把花椒和自家卖的料酒、生抽搭配成 “厨房套装”,销量更上了一层楼。
图为赵海松在摘花椒。王寒冰摄
如今,赵海松的直播间每周三、周六准时开播,单场最高能卖出两百多斤花椒。他还联合周边五个村的农户,搞起了统一筛选、统一包装,给花椒贴上 “渑池段村” 的标签。“以前农户卖花椒得等收购商,现在手机一点就能发全国,价格还高了两成!” 赵海松算起账来满脸笑意,自家店铺也因直播多了不少人气,常有网友特意来买烟,顺便带点花椒回去。
在渑池,像赵海松这样的 “花椒主播” 越来越多。县烟草公司不仅帮零售户搭建直播平台,还联系快递公司开通 “花椒专线”,让这抹红从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正如客户经理许宗辉在工作日记上写的:“一把花椒,连接着农户的菜园子和消费者的菜篮子,我们帮零售户搭好直播的桥,就是帮乡亲们铺就致富的路。”
直播结束时,夕阳正染红天边。赵海松收拾设备时,李阿姨又拎来一筐新摘的花椒:“海松,明天帮我多卖两斤,孙子的学费就差这点了。”赵海松笑着应道:“没问题,明天我教您自己上镜说两句,保准卖得更快!”晚风拂过店铺门口的招牌,“新生活连锁商店”七个字在余晖里闪着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创新的致富故事。(王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