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大山深处的“烤”验与温情

2025年08月06日 16:01:35 中国城市网

七月的武陵山区,热浪翻滚。湖北省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龙马山村的烟田里,一片片烟叶已开始逐渐褪去青色,显露出成熟烟叶的特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烟叶烘烤季。然而,烟农田仁寿却蹲在田埂上,攥着一片烟叶愁眉不展——再有十天,他新流转的100亩烟叶就要采收,可原定的烤房远在10公里外,运输成本高、烟叶易受损,烘烤质量难保障。

image.png

“刘站,跟您说个事……”7月15日清晨,长潭河烟叶收购站站长刘长轩接到田仁寿的紧急电话。原来,近年来宣恩县推行烟叶轮作政策,田仁寿在烟草部门和乡政府帮助下,跨村流转了这片新烟田。虽然解决了土地问题,但配套的烤房却成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燃油费一年得多花几万,路上颠簸还会折损烟叶!”田仁寿急得嗓子发哑。他指着不远处五座被杂草淹没的废弃烤房:“要是能修好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电话这头,长潭河烟叶收购站站长刘长轩正在组织烘烤技术培训。他当即拍板:“老田别急,我们马上到!”中午,一支由烟站技术员组成的勘察小队已站在烤房前。推开锈蚀的铁门,霉味扑面而来:密封胶条脱落、电路瘫痪、风机和自控仪不翼而飞。“至少要五套设备,还得重接专线。”刘长轩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问题。

image.png

image.png

当天下午3点,一场紧急协调会在烟站召开。会议室里风扇嗡嗡作响,却吹不散凝重的空气。“烟叶不等人,必须48小时内解决!”刘长轩的拳头重重砸在桌上。

夜幕降临前,一支15人的“助烤服务队”火速成立: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连夜调拨设备,电力公司承诺次日抢修线路,烟站职工负责清理烤房。凌晨2点,晓关烟叶收购站的5台风机被装上皮卡;天还没亮,诺西收购组的自控仪已打包完毕……

image.png

7月16日清晨,抢修战正式打响。电力工人攀爬电线杆,手臂晒脱了皮;副站长陈自国猫腰调试风机,汗水在烤房里蒸出白雾;田仁寿请的厨师每天送来绿豆汤,看着这群“衣服能拧出水”的汉子满眼感动。

第四天正午,随着电闸合上的“咔嗒”声,烤房的指示灯骤然亮起。风机轰鸣声中,自控仪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稳稳攀升至36.5℃。“成功了!”看着维修过后的烤房,这个侗族汉子的眼眶红了。

田仁寿紧紧握住刘长轩的手,执意要请全体抢修队员到家里吃顿热乎饭时,刘长轩笑着摇摇头:“老田啊,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咱们烟草人有个‘三必三不’的铁规矩——”他掰着手指头数道:“烟农有困难必第一时间到场,收购争议必公平调解,技术问题必48小时内解决;同时要做到不吃群众一顿饭,不收群众一份礼,不耽误群众一件事。这规矩啊,可是刻在我们心坎上的。”

夕阳下,修复一新的烤房群静静矗立,橘红色的余晖为烤房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据统计,今年全县共修复75座密集烤房,保障了1500亩烟叶的及时烘烤。这些烤房就像散落在山间的星星,点亮了烟农们的希望。

7月23日,田仁寿的首炉烟叶进入干筋期,金黄的叶片散发着醇香。他轻轻抚摸着烤房里整齐悬挂的烟叶,脸上写满了欣慰:“这才是真正的‘及时雨’啊!”指着即将出炉的烟叶话语里满是期待。“今年烟叶成色特别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晚风拂过龙马山村,带来阵阵烟草的清香。田仁寿掏出手机,给在外地务工的妻子发了条语音:“家里的烟叶都烤好了,今年收成不错,你在外面别太惦记了。”放下手机,他望着远处连绵的烟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个夏天,因为这座“复活”的烤房,让这个普通农家对未来的日子,又多了几分盼头。

(宣恩县局 李双翔 池慧玲 )


责任编辑:韩利

湖北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藏在乡土味中的幸福

中国城市网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