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陕州大地,烟田里正上演一场奇妙的“双色协奏曲”。垄上,烟叶舒展,绿意盎然。垄间,新冒头的大麦与油菜苗郁郁葱葱,织就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地毯。这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不仅是生态农业的生动实践,更是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赋能乡村振兴、厚植发展根基的“绿色宣言”。
图为三门峡市陕州区烟田垄间的大麦小苗。朱林供图
在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的全力推动下,一场以“绿肥掩青”为名的“沃土革命”,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与命运,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绿”动力,更鼓起了农民实实在在的“钱袋子”。
“素面”VS“绿装”
“以前种地,就像照顾一张‘素面朝天’的脸,没‘营养’,还容易‘起皮’(板结)。”2024年11月份,陕州区西李乡王彦村的烟农杨军超蹲在自家田埂上,抓起一把干硬的土壤,眉头紧锁。他形容自己的烟田:越种越“薄情”,土发硬、苗发蔫、肥越施越多,烟叶品质却难提升,收购价总在“温饱线”徘徊。“地没劲儿,人也没劲儿,增收?难呐!”这声叹息,曾是许多陕州烟农的共同心声。长期单一耕作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结构恶化,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的隐形枷锁。
2024年11月,走进张茅乡种烟大户樊波波的烟田,景象截然不同:茂盛的大麦苗铺成一片绿毯,翻耕机隆隆驶过,将这片鲜嫩的绿色深深“掩”入土壤。“这可不是简单翻地,是给土地做‘深层滋养SPA’!”樊波波笑着抓起掩青后的土壤,黝黑、松软、带着湿气,“你闻闻,都有股‘甜’味儿了!”2024年,陕州区绿肥掩青推广率35%,一部分烟农尝到了绿肥掩青的甜头。
“推广”加持“技术”
尝到甜头,更要乘胜追击。2025年7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亮出“组合拳”,誓将这场“沃土革命”推向高潮。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精准研判,硬生生把大麦、油菜花绿肥掩青播种期提前40天,只为让绿肥“军团”长得更壮、攒足“绿能量”。无人机“飞播”呼啸升空,无视沟坎坡地,种子均匀落下,“天女散花”无死角,效率翻倍暴涨,让每一寸土地都能享受“绿色滋养”。
图为无人机“飞播”大麦和油菜种子。崔玉民供图
2025年8月,陕州区烟田推广绿肥掩青占烟田面积85%以上,昔日“素面朝天”的田地,纷纷披上生机盎然的“绿装”,静待一场滋养沃土的华丽蜕变。
“增收”又添“沃土”
“绿肥就是咱地里的‘活体氮肥厂’!”宫前乡马疙瘩村的秦虎才连续两年都用了绿肥掩青技术,他掰着指头,喜上眉梢,“现在用了绿肥,一亩地能砍掉很多化肥钱!光这一项,一亩就‘抠’出近上百元。”投入成本直线下降,投入“瘦身”,收益“增肌”。这床暖心的“绿被子”,不仅把冰冷的土地捂得热乎乎、软乎乎,更把农民的“钱袋子”捂得鼓囊囊、沉甸甸。
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孙强点破关键:“大麦是‘抓地虎’,根系发达,牢牢稳住土壤;油菜花是‘固氮侠’,根瘤菌就是微型工厂,免费把空气变氮肥!” 当绿肥被粉碎深埋,便在土壤里开启一场静默而伟大的“献身”,化作丰饶的有机质和养分。土地变得疏松、能喝水、会保肥,化肥用量大跳水,每亩轻松省下近百元成本,土地终于能“轻装上阵”。
此刻,希望的种子已悄然播下。新一季的绿肥,正吮吸着秋露,在陕州广袤的田野下蓄力、萌动。只待春风号角一响,它们便将化作席卷大地的磅礴绿浪,滋养万物。
“我们的目标很硬核!”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席东峰誓言铿锵,“让每一寸土地都沃土生金,让每一位乡亲的笑脸都映着富足!这是我们对土地、对农民、对乡村振兴,最‘硬’的承诺。”
绿肥掩青,掩下的是生生不息的绿色火种;燃起的,必将是陕州乡村更加富裕、更加翠绿、更加生机无限的明天。(崔燕琴 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