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辞元:澜沧江畔的致富答卷人

2025年08月21日 17:07:05 中国城市网

澜沧江奔涌向南,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褶皱”里劈开一道裂痕,裂痕深处,是曼等乡——山高路险、土地贫瘠、无量围锁、群山层叠……这里曾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却也是“金叶子”发光的热土,而曼等烟站的潘辞元,就像一枚钉子,将自己牢牢钉在这片土地上,这一钉便是十二年。

image.png

曼等乡地形地貌(江右)。摄/钱世雄

初心如磐:泥泞山路走出“戍边路”。

曼等乡的艰苦,是刻在土地上的印记。烟点创建时,这里基础设施落后,办公场地是临时租赁的民房,收购季时,因场地狭小烟叶堆积如山,难以规范存储。山路崎岖,烟农交烟需徒步数小时,雨季更是泥泞难行,烟叶种植全凭农户经验,产量低、品质差,全乡烟叶产量仅有8000担,种植户意愿降低,不断有烟农退种、改种,曼等乡烟叶发展曾几度陷入困境。

image.png

潘辞元召集烟农开培训会。摄/钱世雄

2013年,是烟站成立的第2年,彼时37岁的潘辞元初到曼等乡,他每日穿梭于烟田中,在一次次暴雨中,一次次徒步求援,归来时满身泥浆但他却笑着说:“烟农等不起,烟叶烂不得。”12年来,他肩负这份质朴的责任感,一步步成了澜沧江畔增收希望的守护人。

心系烟农:甘当群众的“贴心人”

“潘师,我家烤烟生病了!”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是潘辞元一年又一年的工作。在曼等乡304户烟农心中,潘辞元是随叫随到的“自家人”。他自掏腰包为困难烟农垫资,却从不催账;他翻山越岭指导种植,连哪块地易发病害、哪户烟叶品质最佳都如数家珍。他说:“杨文春家女儿考上大学了,他的烤烟又因暴雨受灾,我必须要帮他一下”;“李勇家娃娃生病了,花了好些钱,今年要重点指导好他家的生产,争取给他卖个好价钱”。“每个烟农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不能让他们掉队”,这是他的心里话,也是他用脚步丈量一村一落的底气。

12年来,潘辞元走遍9个村委会29个村民小组每一块土地,将“服务”二字刻进了每寸土地,如今曼等乡的枝枝蔓蔓早已长满他心中的大树。

见证变迁:金叶子托起振兴梦

如今的曼等乡,烟叶年产量突破1.25万担,成为产业振兴、

烟农致富的“金钥匙”。烟农从徒步交烟到通路通网,昔日的贫瘠山乡正迈向振兴。而这背后,是无数“潘辞元”的坚守:有人为修机耕路磨破双脚,有人为救灾彻夜未眠……

澜沧江日夜奔流,带走砂石,却带不走扎根的人。当暮色染红江面,总能看到潘辞元站在烟站门口。远处,烟农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融成一片。

他说,烟叶是土地写给农民的情书。

而他们,是穿越群山递信的人。

信里没有字,却写满了——希望。

文/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钱世雄


责任编辑:韩利

澜沧江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