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嘉禾,烟叶飘香,遍地铺金。
晨曦初露,柔光洒向广袤田野,全县3个烟叶收购站早已忙碌起来。评级员指尖轻舞,片片烟叶如金蝶翻飞;电子屏上实时跃动的价格似红绸翩跹,打包机节奏紧凑而明快,仿佛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交响。“阳光收购”如清风吹拂,正将嘉禾烟农辛勤的汗水,凝结成沉甸甸的“金果子”。
制度固本,筑牢“阳光收购”压舱石
“现在交烟,心里踏实、过程透亮!”在新建的行廊烟叶收购站,烟农老雷注视着电子屏上“中桔二、44.6元/公斤”的交售价格,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纪检监察人员开展烟叶收购流程规范检查)
这份公平,源于制度的坚实保障。行廊站内,制度墙巍然矗立,岗位职责、纪律禁令、收购进度、交售信息清晰可见。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纠治侵害烟农利益的行为,筑牢为农服务防线。县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损害烟农利益问题的文件精神,持续增强基层烟叶队伍的廉洁意识和为农情怀。”嘉禾县局(分公司)分管烟叶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推广“事前、事中、事后”三级阳光公示体系,构建“日常监督+群众监督+技术监督”立体监管网络,确保收购全程阳光透明。同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电子合同系统自动拦截超量交售。嘉禾县局(分公司)还创新建立“三维监督网”:纪检监察随机暗访、专卖内管线上巡查、烟农监督员驻点跟踪,实现闭环式全程监管。收购季以来,全县开展专项督查3轮,整改问题17项,纪律投诉量同比下降68%。
数字赋能,打造精准服务新生态
“‘福城烟云’公众号提前发预约信息,时间、重量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摸黑排队了!”龙潭镇烟农王大爷通过“福城金叶微信公众号”预约交售,立刻收到了“8月21日,预约重量2000kg,时间8:00-10:00,行廊二线”的提示。
目前,全县全面推行“小时预约制”,依托线上平台精准分配交售时段,实现“定时、定点、定量、定人”的精细调度。烟草站点与合作社协同联动,引导烟农错峰交售,有效缓解排队压力。预约到点政策让烟农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现场秩序井然,满意度大幅提升。
(实现烟站全域视频监控)
走进行廊收购站,科技气息扑面而来:60余个高清摄像头织就“天眼系统”,分级过程全程可溯;智能分级台依托光谱技术,30秒内快速解析烟叶化学成分;电子标签实时记录从田间到仓库的全流程信息。同时,行廊站作为标杆站点,依托智能分拣台、自动称重系统实现流程衔接,有效减少人工分级误差,大大缩短单户烟农交售时间。
“数据会说话,公平看得见。”烟农们交口称赞。
情怀引领,传递烟草温度暖人心
收购站不仅是交售烟叶的场所,更是传递温情的窗口。普满收购点贴心设置凉亭式休息区,免费供应菊花茶、常备药品,并开辟“特殊关爱通道”,为年迈、残疾烟农提供轮椅交售和上门服务。“孩子在外打工,他们上门收烟,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72岁的李大爷手拿帮扶“连心卡”,感动不已。截至目前,全县已为37户特殊群体建立服务档案,累计上门收烟46次。
(干净整洁的烟农休息室)
网格化服务延伸至烟叶生产全过程。“实行网格化精准、精细、精益管理,推动烟叶生产技术全下沉、全覆盖、全方位,有效提升烟叶质量。”嘉禾县局(分公司)烟叶分管领导介绍道。
2025年,嘉禾县局(分公司)烟叶线共建立二级网格1个、三级网格7个、四级网格34个,覆盖全县10个乡镇、116个村、1435户烟农,全面负责烟叶生产、烘烤、分级、收购等指导工作。全县构建“站管线、线管网格”管理架构,按收购量划分收购线,依烟区地理集中、品种统一原则配置磅组网格员,全程服务网格内烟叶生产与收购。每位网格均配备专职烟叶技术员,确保烟农问题及时响应、迅速解决。
网格员针对烟农集中反映的技术难题,快速响应、溯源析因、制定措施、压实责任,通过专项培训与田间一对一指导,实现精准管控、重点突破。全县各环节标准化生产技术执行率和到位率均超90%,发放《烟叶生产技术百问百答》1000余册,并开展网格员绩效评比,激发一线服务热情。
产业提质,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阳光收购”助推产业升级,嘉禾烟叶品质持续跃升。在行廊站标准化仓库内,激光测厚仪正抽检烟包,“纯度指标”达标率达98.7%。“我们精准调控糖碱比等关键指标,误差不超过0.01,”烟叶质量总检胡雅杰表示,“‘福城金叶’品牌赢得了贵州中烟等工业企业的信赖。”
绿色理念深植产业链。全县5.05万亩烟田划分为7个三级网格、34个四级网格,施肥用药数据实时上传,实现精准管控。在市局技术中心支持下,推广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守护绿水青山。
夕阳西下,广发大塘村炊烟袅袅。烟农李子龙家中新装的灯泛着暖光,“五星烟农”奖牌在墙上熠熠生辉。
窗外,一辆辆满载“福城金叶”的货车正驶向远方的烟站,缕缕醇香仿佛已飘入千家万户。
从铁规铸铁纪到数字融智慧,从服务暖人心到产业促振兴,嘉禾县局(分公司)以“阳光收购”为笔,绘就烟农稳稳的幸福,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烟草力量。在这片流金的田野上,美好的故事,依然在不断续写。(胡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