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笑一笑!头稍稍向右一点,哎,就这样,保持别动,好嘞!”随着相机快门清脆的“咔嚓”声一次次响起,一张张历经岁月沧桑、此刻却如暖阳般灿烂舒展的笑脸,被镜头温柔地定格。这是湖北省安陆市烟草专卖局驻八里村工作队联合市义工联合会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的“公益摄影进乡村,知音同行助振兴”公益帮扶活动现场。当志愿者将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郑重递到老人手中时,他们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相纸上自己清晰的笑容,眼中闪烁的光芒,是久违的满足,是孩童般的惊喜,更是对岁月温情最朴素、最深沉的回应。
温情工坊:流动在乡间的光影艺术与心灵慰藉
活动当日,驻村工作队员与志愿者们组成了一支流动的“温情工坊”,穿梭于八里村的房前屋后。从细致地为老人整理略显褶皱的衣襟、轻柔地梳顺被岁月染白的银发,到耐心地引导略显拘谨的姿势、巧妙地调试利用自然光线,直至现场快速打印、精心裁剪封装,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浸润着对老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位老人颤巍巍地摸着刚梳好的头发,不好意思地笑了:“这头发乱了一辈子,哪想过还能这么亮亮堂堂地照相哟……上一回拍照,还是四十年前娃他爹带我去镇上拍的咧。”
“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正儿八经拍过几张像样的照片,刚开始面对镜头,都有些手足无措。”一位志愿者说道,“但当我们将打印好的照片送到他们手中,看到照片里自己神采奕奕、笑容满面的样子时,他们眼中绽放的光芒和嘴角抑制不住上扬的弧度,真让人心头一热。那一刻,所有的辛勤筹备都值了。”这份跨越年龄的互动,是服务,更是心与心的交流。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拍摄证件照
超越影像:解决急难愁盼的“暖心礼包”
此次公益摄影活动的成果,远不止一张张美丽的照片那么简单。八里村参与活动的80余位老人,每人都免费获赠了一份沉甸甸的“影像暖心礼包”:包含1寸标准证件照11张、2寸常用证件照8张,以及12寸生活纪念照或夫妻合照1张。
这份看似普通的礼包,实则精准击中了乡村老人日常生活中许多急难愁盼的痛点。“以前办个身份证、老年卡,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照片,要么是多年前的老照片,要么得专门跑一趟镇上照相馆,对我们老人来说太折腾了。现在好了,一下子有了这么多规格的证件照,心里踏实多了。”小小照片,成为连接政策福利与乡村老人的便捷桥梁,解决了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挑选照片
振兴温度: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滋养的纵深
一张张饱含温度的照片,不仅承载着老人的欢喜,更是安陆市局驻村工作队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轴心,持续精准发力、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与温暖注脚。
近年来,安陆市局驻村工作队的身影深深扎根于八里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他们俯下身子,倾听民声,精准聚焦村民所思所盼,而此次“公益摄影进乡村”活动,则敏锐地触及了乡村振兴中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维度——乡村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情感慰藉。在物质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带来的精神孤寂问题日益凸显。安陆市局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们,以光影为媒,以镜头为笔,主动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不仅送来了服务,更送来了陪伴、关注和一份厚重的精神礼物,让老人们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温暖的幸福。这深刻体现了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人心的振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共进。
图为驻村工作队为老人装订相片
老有所乐:绘就振兴图景中最温暖的底色
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里,每一位长者的幸福笑容,都是这幅壮丽图景中不可或缺、最温暖人心的底色。乡村是他们的根,他们见证了乡村的变迁。这样的镜头语言,不仅记录下他们此刻的满足,更能传递全社会对乡村老年群体深深的敬意与关怀。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在八里村、在更多乡村,从纸面走向现实,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最温暖的风景线。
安陆市局驻村工作队以“知音同行”之心深耕八里热土,用镜头捕捉笑容,用服务温暖人心,生动绘就了一幅幅孝亲敬老现实图景。这图景有力地证明:乡村振兴的最终抵达点,并非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或村容的改观,更是千千万万平凡个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真实归依与提升。光影之间,情满桑榆;振兴路上,温暖同行。(严巍,陈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