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在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上作林下经济发展经验交流

2025年09月05日 19:35:23

9月1日至2日,湖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在恩施州巴东县举办。十堰市林下经济发展经验做法在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图片1.png

近年来,十堰市以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市为契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规模达867万亩,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48家,总产值120亿元,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民69万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

图片2.png

坚持高位推动,聚焦林下经济。厘清发展思路。十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林下经济纳入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等十大千亿级产业,各级林长亲自调研、推进林下经济。编制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市政府出台《关于服务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7个县(区)相继印发林下经济相关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多点突破、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划定利用等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科学评估论证,将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2610万亩林地划定为优先利用面积493万亩、适度利用面积2117万亩。

坚持三产联动,做大林下产业。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推动“一产”扩面。围绕“武当七味”“菌草九品”和“武当药谷”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和林下食用菌培育,着力构建“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2025年全市新建林下经济基地116万亩。加强校企研发协作,推动“二产”提质。依托7家林下经济专家工作站、省林科院木本油料研究院、鄂西北环境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2024年以来开展林下经济科技培训20场超4万人。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三产”增效。立足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省级战略定位,以森林康养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类产业,整合12个自然保护区、34个自然公园、32个国有林场资源,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26个,培育出竹山“女娲圣地·康养九华”、郧阳“遇见汉江·橄绿郧阳”等特色康养品牌,2025年上半年森林康养旅游达1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亿元。

图片5.png

坚持龙头带动,做强林下品牌。培育市场主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统筹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7000万元扶持壮大林下经济,目前全市各类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达831家,其中专业合作社190家、其他经营主体584家。强化品牌建设。着力培育武当山珍、房县小花菇等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全市已创建有机、绿色、地理标志林下经济产品34个,“武当山珍”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68.0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首次跻身前十。加强宣传推介。组织全市林下经济产品参加国内外优质农(林)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竹溪蜂蜜”获评第15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博览会优质奖、湖北省十大森林食品,郧西五龙河公司“天河情”核桃油荣获2024年广州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李路遥、盛毅、李镇海)


责任编辑:朱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三农林下经济经济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