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左东,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涛,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常文芝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发布会上,王辉重点解读《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他指出,《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委加强文化强省建设部署和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务实举措,对助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以“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为宣传口号,秉承以文化使命推动繁荣发展、融合传统价值与当代创新、拓宽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等基本原则,打造出一张集历史记忆、绿色生态、现代时尚、保护传承、市民休闲于一体的亮丽现代都市文化名片。
按照《实施方案》,西安计划到2027年底,分四个阶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唐诗之都”品牌。涵盖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商旅深度融合、品牌塑造、文创产业5大方面26项任务,搭建“唐诗搭台、旅游引路、经济唱戏”模式,推动唐诗文化与生活、文商旅融合发展。
左东表示,为推动唐诗文化品牌在文旅行业落地,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将重点抓好唐诗主题展示、唐诗项目带动、唐诗宣传营销、唐诗系列活动4 方面工作:梳理唐诗遗迹设统一标识,推出朝圣之旅、怀古之旅2条线路;整合资源策划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新增主题文化场景;创作主题推介词,采取四位一体宣传营销模式,推主题商品,构建全媒体矩阵;推出“中秋诗会”、秦岭文化展演等活动,不断丰富唐诗文化品牌。
“西安市文物局将以‘诗地融合’为主线,系统推动文物保护,数字赋能与公共空间创新,真正让唐诗‘活’在当下、融于城市。”冯健介绍,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唐诗之都”的工作部署,持续加强唐诗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优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唐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与利用,高标准推进唐诗博物馆建设。
杨永涛提到,长安区将聚焦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精雕细琢唐诗文化项目,加速“诗圣里”建设,精研“人面桃花”开发,打造唐诗文化主题公园及街区,构筑唐诗文化传承高地;二是精妙编织唐诗文旅线路,依托道路串联景点,推出“唐诗之旅”精品线路,形成唐诗文化传承格局;三是精心营造唐诗文化氛围,举办文旅推介、群众活动,力推文艺精品,让唐诗进校园、进社区、进生活。
常文芝表示,曲江新区作为全市文旅融合主阵地,按照“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原则,聚焦活化利用,打造系列IP演艺,持续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动演艺,同时强化“李小白”双语IP运营;聚焦场景串联,打造诗游曲江动线,推出飞行剧院、主题游线与研学活动;聚焦文旅融合,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开发主题餐饮、旅拍与文创产品。
“西安将以唐诗为笔,以长安为纸,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答卷,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王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