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发布凤翔区专场。凤翔区委副书记、区长刘维军,副区长牛建强,副区长、市公安局凤翔分局局长李忠,凤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军胜参加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宝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主持。
“十四五”期间,凤翔区紧扣“一二五五”总体思路,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实施“工业升级、项目带动、城乡协调、文旅融合、民生提质”五大战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西凤酒城、科创生态新城、宝鸡空港新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一区四城”。全区20项“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截至2024年底,超额完成11项。
项目引领发展。坚持“一切工作项目化,动员一切抓项目”,区财政年列支1000万元保障项目前期,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近年储备项目突破2000个,投用建成800多个,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引资650多亿元,多个项目获市级大奖。今年,187个重点项目开工161个,开工率86%,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工业提质增效。聚焦白酒、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打造三个园区,全面推行“八大行动”和“一包五帮”联企帮扶机制,2024年三产业营收分别148亿元、63亿元、4.5亿元。今年设“五大产业专班”,出台《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建设图谱》,布局10个新兴及未来产业,谋划“园中园”,全力抢占新赛道。
农业现代化迈进。建成省级“凤翔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4+1”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苹果年产30万吨,高粱、红薯、大葱种植规模稳步扩大,成立区镇村劳务合作社39个,年均收入突破15亿元;创新金融支农凤翔模式,建成高标准农田46.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达90%。今年,深化与北斗、中农大合作,推广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强化科技赋能。
文旅商贸融合。深入挖掘秦雍、凤酒、苏轼、民俗“四大文化”助推商贸旅游,实施大秦雍城博物馆、六营非遗传承人之家等标志性项目,全区累计接待游客2700多万人次、收入160亿元。形成两大核心商圈,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今年,成立凤翔小吃协会,培育限上商贸企业5户,西凤酒出口澳大利亚,橘子实业产品通过欧盟认证,贸易进出口完成全年目标151%。
城乡品质提升。实施47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改造81个老旧小区,秦凤路、东大街全面焕新;完成86个村庄规划编制,建成“庭前小院”示范户3280个,改造户厕3.3万所,多镇村获国家级荣誉。宝鸡(凤翔)机场开工,高速路网优化,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西北首个县区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监管平台上线运行,空气质量连续五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完成营造林20余万亩。今年,投7000余万元,深入开展“干净凤翔”行动。
民生保障扎实。全区85%以上财政支民生,累计支出120亿元。深入实施稳就业“十大行动”,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3万人次,投7.3亿元办教育,推医疗惠民,建养老托育机构。建文化服务点,开展1.7万场次惠民演出,入选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今年,城区智慧停车等十大民生项目稳步推进、有序实施,群众获得感更具成色。
展望“十五五”,刘维军表示,凤翔将锚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干字当头、又实又快、干就干好”作风,以秦雍文化扩影响,以产业链融合强产业,以现代化规划优城乡,以“一老一小”服务提升人口聚集力,多措并举加快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为奋力推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的凤翔实践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