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心广场东南角,“广场烟酒副食店”的招牌格外醒目。店主朱秀雅擦拭着锃亮的玻璃货架,看着店内挑选商品的游客,脸上笑意盈盈:“多亏了烟草部门的帮扶,小店脱胎换骨。如今不仅生意火了,还成了展示咱玉雕之乡特色的窗口。”
曾经的“黄金位置”藏着经营难题
“店址在广场东南角,按理说客流量不小,可就是留不住人。”朱秀雅回忆起过去,语气里满是感慨。那时的秀雅副食品店,门口被杂物挤占,店内货架陈旧,商品摆放杂乱,“顾客进来转一圈就走,一天营业额撑死了一千元。”
更让她头疼的是经营思路的局限:“只想着卖烟酒副食,没琢磨过怎么结合石佛寺镇的玉器特色做文章。”看着广场上往来的游客,朱秀雅心里着急,却始终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精准帮扶让小店“内外兼修”
转机出现在广场改造升级后。当地烟草部门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结合店铺区位优势和石佛寺镇的文旅特色,为朱秀雅量身定制了转型方案。
“先从‘面子’改起。”朱秀雅说,在客户经理的建议下,她清理了门口杂物,换上了明亮的玻璃货架,商品陈列得错落有致,像艺术品一样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里子”的升级:新增的文创专区里,精美的玉石摆件与特色定制礼盒相映成趣,成了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小窗口。
针对游客需求设计的“便民三件套”更是成了“吸客利器”——免费行李寄存让游客轻装逛市场,详实的旅游攻略帮着规划行程,定制特色礼盒则成了不少人带回去的伴手礼。“游客歇脚的时候,顺手就买了东西,店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朱秀雅笑着说。
转型红利让经营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的广场烟酒副食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灰头土脸”的小杂货铺。日均营业额稳定在两三千元,节假日更是翻几番,成了广场上小有名气的“打卡点”。
“这不仅是生意好了,更觉得自己成了玉雕之乡的一份子。”朱秀雅说,有游客拿着店里的特色定制礼盒当“向导”,专门去寻找礼盒上介绍的玉雕工坊,“能为传播玉文化出份力,心里特别踏实。”
谈起未来,朱秀雅干劲十足:“客户经理又帮我琢磨着增加玉器小件展柜,让文创和本地特产结合得更紧密。跟着政策走,跟着烟草部门的指导干,准没错!”
在石佛寺镇,像秀雅副食品店这样的转型案例,正是当地烟草部门助力零售终端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通过精准赋能,一个个普通小店不仅焕发了新活力,更成为服务游客、助力地方文旅发展的“微阵地”。(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