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枣园小区,附近早市上白色垃圾很多,天气热了也会有蚊蝇乱飞,太闹心了!”在今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纺医社区的“群众面对面”座谈会上,一位居民代表直言不讳。现场参会的街道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社区干部和物业经理认真记录,没有回避。
会后,街道和社区干部立刻赶到现场查看、走访群众,判定垃圾来源,并从“治当下”和“管长远”两方面出手:不仅协调市场商户彻底清理垃圾,还在周边安装4处监控,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同时增设环保垃圾桶,引导群众规范投放。
在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街道,越来越多的民生“微问题”,正通过“群众面对面”机制高效解决。
治理转型,从“一点就燃”到“共商共议”
小区停车难、环境差、物业沟通难……这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曾是纺织城街道各社区矛盾的“导火索”。
转机始于2024年10月。纺织城街道开始推行“我为群众面对面解难题”议事协商制度,每月定期在各社区召开座谈会,邀请居民代表、物业、社区干部和街道负责人共同参加。“以前是居民和物业‘背对背吵’,现在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聊’。”参与协商的业主代表李先生感慨道,“沟通效率高了,火药味没了。”
效率升级,会上提问题、会后立即办
“能不能移走向阳院门口的石墩,方便电动车通过?”“小区路灯有点暗,能不能调亮一点?”在今年8月20日向阳坊社区的议事会上,居民们接连抛出实际问题。
物业经理边听边记,社区书记则汇报了此前居民提出的31件烦心事的处理进度。从环境卫生到设施修缮,一桩桩、一件件都被摆上桌面,明确责任与时限。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会后就办”的效率。在五环社区劳动幸福小区,居民反映小市场铁门下的门槛推车难行、老人不便。会后,各方代表直接赶赴现场,物业当场协调工人处理。不到一小时,门槛就被拆除,路面恢复平坦。
机制创新,小事立即办、大事联合推
如何保证“群众面对面”不是“纸上谈兵”?纺织城街道摸索出一套分类处理机制。楼道灯损坏、垃圾清理等“微小事”,会后立即解决;加装电梯、管道改造等“复杂事”,则启动“居民代表+物业+社区”联合协商机制,定期反馈进度。
在现代花城小区,更换电梯的提议通过议事会迅速推进。物业同意跟进报备,社区协调居民意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已完成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只待业主签署同意书即可实施。“大家都参与,进展才会快。”全程参与的张阿姨说道。
成效显著,投诉量下降、满意度提升
电建社区针对老人购电不便、物业费用公示不及时、健身器材缺乏等问题开展“红纽带”面对面议事会;铂悦社区持续跟进草坪更换、儿童骑车安全等民生诉求……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纺织城街道已解决供暖不达标、道路坑洼、路灯不亮、井盖松动等各类问题479件。
“有事共商共议,决策问需于民,实施问计于民——这才是基层治理应有的样子。”一位街道干部表示。
如今在纺织城街道,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低头路过”变为“主动入座”,愿意在议事会上说出心里话。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座谈会,已成为社区每月最热闹的“民生直播间”。
从解决一道门槛、一片垃圾,到推进更换电梯、改造老化管道,“群众面对面”机制正悄然改变基层治理的逻辑。它拆掉的不仅是物理的“门槛”,更是心理的“隔阂”,让治理变得有温度、让社区真正成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