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员志愿者在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四心”(初心、凝心、匠心、同心),激发“四力”(党建引领力、工作执行力、人才创造力、职工向心力),持续深化“医路先锋”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行动,以高质量党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领航赋能。
砥砺初心
发挥党建引领力
医院党委认真落实《山西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实施办法》,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重点措施,深学细照笃行,毫不动摇自觉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形成党政分工合作的“一核四驱两翼”工作局面,即在以院党委为核心的领导下,坚持文化树院、人才兴院、创新强院、服务立院“四轮驱动”,医学中心创建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两翼齐飞”,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聚力凝心
强化工作执行力
医院党委坚持从压责任、优服务、抓设施等方面着手,持续凝聚合力、做好工作。
压实工作责任。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压实责任链条,每周定期召开中层行政工作例会,各分管部门交流工作、互通信息、提出问题、制定措施、明确方向,为推进医院工作目标实现、决策落实和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医院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现场办公,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一线意见和建议。
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力争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同质管理,满足就医群体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为彻底解决医院门诊、急诊就诊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的弊端,开展医院门诊楼、急诊楼工程项目及搬迁工作,为患者创建一个温馨、宽敞的就诊环境。医院服务内涵与建设质效的不断提升,推动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硬支撑。
优化服务水平。每日行政总值班在门诊一层大厅现场办公,及时处理患者在就诊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方便广大患者快速便捷完成就诊,提升来院患者的就医体验感;门诊部组建优质服务志愿者队伍(重点针对门诊一楼、二楼、三楼患者就诊人数较多、就诊科室较集中的地方),及时做好患者分流及相关健康指导工作,避免人员聚集;严格落实“一号管三天”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复诊患者开设“0元复诊号”,积极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坚守匠心
激发人才创造力
医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机构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持续壮大医疗人才队伍。
落实“双培养”制度,提升医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把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业务骨干,让党员在医疗技术发展和专科建设中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全面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以点带面、层层深入的方式,吸引业务骨干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共组建党总支6个、在职党支部42个,组织结构合理,符合医院发展需要。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医疗人才梯队。第三人民医院与宁光院士工作站合作,立项幸福呼吸项目,建立周平红大国工匠工作室、陈星博士团队工作室,实现了团队、学科、人才的全面提升。优势专科持续引领,重点专科稳筑根基,形成“1个国家级重点+4个省级重点+5个市级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培育专科稳步推进,2024年医院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口腔科5个专科排名进入山西省前三名,11个专科排名进入山西省前八名,冲入山西省第一方阵,具备申报国家重症医学中心和省级重症医学中心的基础条件。其中,心血管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手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数量近700例,心血管内科病例组合指数(CMI)位列山西省第一名。医院专家教授云集、学科群林立,不仅为医疗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优质平台,更构建了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良性生态,真正成为大同市周边乃至晋冀蒙广大患者的健康“守门人”。
团结同心
汇聚职工向心力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医院党委坚持优作风、树形象双向发力,持续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优作风。深入开展清廉医院建设,持续开展行风治理专项行动,强化自上而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医务工作者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推动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持续传承和升华医院廉洁文化氛围。结合主题党日、医师节、护士节等节日,举行清廉医院摄影比赛、“守医者初心、树清廉新风”主题演讲比赛、岗位技能竞赛、“我们在一起、‘医’起向未来”迎新跨年晚会等活动。
树形象。开展党建课堂、健康之路、联合义诊等公益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电视宣传媒介,加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健康知识普及、人文故事及先进典型宣传,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加大支部联建力度,引领激励全院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标杆,不断塑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彰显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
行而不辍守初心,履践致远向未来。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党建品牌创建为初衷,始终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为健康大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