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消防救援队伍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以机制革新为突破口,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基层消防分级监管体系,实现了消防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深刻转变,不仅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更为全国基层消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锡经验”。
体系重塑
四级监管织密全防控网络
“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无锡市以往实施的是‘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救援大队—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管体制模式。”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梁军一语道破问题所在,监管力量不足、重点下移不够等,致使大量小场所没有监管主体,基层尤其是镇(街道)消防工作存在监管盲区。
2024年,无锡市印发《关于明确全市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镇(街道)消防工作机构消防安全监管范围的通知》,在江苏省率先构建“支队—大队—公安派出所—镇(街道)专门机构”四级消防监管体制。
“这一体系犹如一张精密的‘安全网’,厘清了各层级的监管边界。”梁军介绍,支队重点监管全市一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大队负责二级重点单位,公安派出所聚焦三级重点单位,而镇(街道)消防工作机构则全面覆盖“九小场所”、住宅小区等以往监管薄弱的区域。
在无锡经济开发区太湖街道,这一体系的运行成效尤为显著。“清单化的监管分工进一步消除了消防监管盲区,更加拉紧了各方的责任链条,有效提升了辖区消防安全水平。”太湖街道消防工作所副所长李妍潞坦言。
四级体系的建立,不仅明确了“谁来管”,更规范了“怎么管”。无锡市基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积极推动开展“三备案”工作,将全市55万家实体单位的基本信息、监管主体、行业主管部门逐一登记造册,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到底”。
力量扩容
锻造专业化基层执法队伍
破解基层消防监管难题,人员力量是关键。2024年,无锡市核准招录500名事业编制消防工作人员进驻镇(街道)消防工作机构,同步按1:1比例配备500名辅助执法人员,改变了以往“人员少、任务重”的困境。
其中,252个岗位面向安全生产、建筑工程等8类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75个岗位招收法律、公共管理等6类文科专业研究生,24个岗位专门招录有3年以上经验的消防员,为基层注入了“专业基因”。
“入职头两个月,我们系统学习了消防法规、设施检查等理论知识,随后在大队进行3个月轮训,跟着‘老师傅’实地检查。”梁溪区瞻江街道消防工作所工作人员杨哲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
为确保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无锡市建立了系统化的培养机制。新招录人员需经过2个月集中培训、3个月轮训及驻点帮带,才能正式上岗。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司法局开设行政执法资格专场考试,组织赴南通进行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鉴定,进一步提升基层消防监管人员专业能力。
《无锡市基层消防监管人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基层消防监管人员实行“双重管理”,街道负责日常管理,消防大队负责业务指导,年度考核各占 50%权重。人员调动、转岗必须经消防大队同意,确保“专人专岗”。
合力凝聚
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如何防患于未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必须攻克的治理难题。
宜兴市消防救援大队强化统筹督导,引导多方联动,积极推动建设满足群众需求的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经综合研判,由镇街负责选址,基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宜兴市大数据公司负责设施建设运营,已建成91处集中充电场所、1135个充电口,同时对新建的充电口免收各种服务费,使平均充电费用比目前市面上普遍价格便宜一半,这正是无锡市凝聚多方力量参与消防治理的生动实践。
消防安全从来不是“独角戏”。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推动“条块结合、多方联动”,构建起“7+2+N”监管力量格局。
针对2800多栋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江阴市协调开通公共维修基金应急使用通道,解决了消防设施改造“资金难”问题。在“九小场所”监管中,江阴市将34名专业人员配置到消防格,与1390个综合网格联动,通过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实现隐患发现、流转、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
部门协同机制同样高效运转。近年来,无锡市基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应急、住建、市监等部门,深入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通过大屏播放警示片、设置科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联合宣传。梁溪区各街道基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均进入“有人谋划、有人统筹、有人推动”的规范化轨道,通过将消防安全纳入高质量考核,引导各方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推进消防设施升级,实现了“治理一张网、服务一站式”。
效能提升
科技赋能与精细治理并重
“幸好有了它,不然……”近日,家住梁溪区二泉花园的薛先生家中险些发生火情,好在有梁溪智脑物联智能感知消防的有效预警和应急响应,一场火灾才得以避免。
近年来,梁溪区建设了全区范围内重点场所一键报警装置、烟感、视频为立体化数据的消防快速预报警平台及配套设施,实现大型警报器安装全覆盖,并纳入无锡市大平台统一监管。
截至目前,无锡市基层消防工作机构通过平台录入隐患2024处,整改率达96%。在高层住宅小区,推广安装一键报警装置3万余套、烟感报警器8.4万余个,2.56万家单位接入一键报警接报平台,实现“秒级响应”。
无锡市基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聚焦电气安全、违规动火、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三大重点隐患开展攻坚,围绕高层建筑、商场市场、工业企业、“九小场所”、群租房、经营性自建房六个重点领域实施整治提升,先后成立68个检查组,累计检查单位(场所)26.7万家次,发现火灾隐患30.1万处,督改29.7万处,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14家。
“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加强对基层消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监管规范化水平,推动基层消防力量优质化,为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梁军表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1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