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临清市:“有事来聊”话邻里 民主议事解难题

2025年08月12日 10:48:43 中国城市报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先锋路街道福德社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大辛庄街道开展“辛事心办 幸福党建来敲门”行动。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先锋路街道福德社区举办“老街干”与新社工青蓝结对社区论坛沙龙。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现辖4个街道办事处、24个城市社区,共209个居民小区、44.56万城市居民。作为山东省中小城市党建工作试点县,临清市以实施居民小区“三建两清”行动为抓手,推行党建引领、法治保障下的“有事来聊”民主议事模式,构建起与地域文化相融汇、与基层治理相契合、与民生福祉相彰显的党建格局,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路子。

精准协同发力

贯通组织“动力轴”

临清市以理清条块关系、职责边界为基础,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全面夯实“有事来聊”民主议事基础。

强化统筹联动。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统筹政法、住建、民政等28个部门,深入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建立健全“接哨—吹哨—应哨—评哨”全链条闭环处置体系,构建起市级统筹、部门协同、纵横联动的工作格局,以系统化思维提升整体组织力。

织密组织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覆盖纵向到底、管理到户。建立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三微”网格治理机制,划分894个微网格,制作“一社区一地图”,实现1.9万栋楼房及院落的人房关联。开展“楼组党建”行动,摸排小区党员1.4万人,对作用发挥不到位的居民小区党支部、业委会重新选举,挖掘出了张洪敏、王培功、班秀平等一批“小区操心人”进入支部班子,推动实现居民小区党组织100%覆盖。实施“横向分类、纵向分层”小区党支部分类提升行动,推动全市154个居民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确定固本强基小区68个、建优提质小区60个、样板示范小区26个。

完善议事机制。创新探索“该不该、行不行、能不能”九字民主议事机制,以“该不该”定责明界,厘清部门、街道、社区、小区以及物业服务行业权责划分,推动群众诉求履职清单化;以“行不行”凝聚共识,针对争议事项组织居民群众民主协商,推动关键矛盾化解;以“能不能”统筹资源,聚焦居民小区治理中的民生关切,通过筹力量、筹资金、筹政策、筹服务“四筹联动”,破解实事落地瓶颈,实现议事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使组织体系真正成为办实事、暖民心的核心引擎。

发扬“老街干”精神

锻造先锋“主力军”

临清市以赋能“治理人才”为引擎,持续锻造“有事来聊”先锋队伍,夯实治理骨干力量。

建强社区骨干力量。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才支撑需求,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夯基固本的重要工作,坚持增量提质双轨并进,破解基层服务力量不足与专业能力短板。采取公开招聘、择优转聘、规范选举等方式,2024年新增社区工作者53人,社区工作者总数达814人,达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3人。实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领航计划”,健全“社区工作者—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链条,培育后备力量50名,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社区工作者集中培训,为城市社区治理注入充足动能。

搭建“传帮带”平台。借鉴老城区“老街干”做法,发扬实干担当的“老街干”精神,建立以徐桂兰、张建忠、温秋娥等81位典型为代表的信息库,打造青蓝工作室、社区工作者青蓝培训基地,常态化组织“老街干”与“新街干”经验交流。实施“青蓝结对,与你一起乘风破浪”计划,开展社区工作者“青蓝结对传帮带”行动,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进行“点对点”结对,促成58个帮扶对子并签订协议。落实“五个一”工作法,即每周选择1天跟班学习、召开1次碰头会,每月进行1次现场授课、组织1次互动观摩、召开1次座谈会,实现理论实践双提升,帮助新晋社区工作者“乘风破浪”。

优化“红邻书记”队伍。聚焦居民小区治理中服务力量弱、矛盾纠纷多、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重点难点问题,探索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和退休党员干部到居住小区担任“红邻书记”。制定《“红邻书记”到居住小区开展工作参考目录》,精准梳理共性需求13项、个性需求7项。分两批次完成“红邻书记”选派工作,甄选“红邻书记”28名,召开专题推进会,聚焦“12345”市民热线工单量排名前10位的居民小区,通过“一小区一分析”精准研判,靶向破解治理难题。探索建立“红邻书记”任期“四个一”服务指标,即每月至少牵头组织1次“有事来聊”民主议事会,每季度至少向街道党工委汇报1次工作进展,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民情恳谈,任期内至少帮助小区培养1名后备人才,指导“红邻书记”联合小区党支部形成“领办实事项目”清单,今年已领办修建户外雨棚、安装充电桩、举办“跳蚤市场”等24项为民实事,促进“红邻书记”自身优势转化为小区善治效能。

厚植邻里文化

绘就服务“同心圆”

临清市深耕运河文化底蕴,将运河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以共同文化认同凝聚带动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主动管”,全面推进“有事来聊”民主议事模式落地见效。

凝聚多元共治力量。立足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创新“文化赋能、机制聚能、资源整合”融合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汲取临清的老街古巷治理智慧,以“文化之治”助推“基层之治”。优化整合组织、政法、宣传、卫健等多部门资源,在居民小区、老街巷建立“两长七员一站”治理机制,即网格长、楼栋长(党小组长),党员、红色代办员、物业监督员、健康守护员、平安护航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劝导员和“红旗驿站”,构建“多人协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格局。深化“双报到”工作,组织5672名在职党员在小区认岗认事,推动8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解决社区痛点问题511项。聚焦居民小区公共收益“谁来清”“如何管”“怎么用”难题,明确8个部门职责,联动清收益、清矛盾。重点对“12345”投诉量大、矛盾纠纷突出的小区开展集中整治,2023年以来,在51个居民小区累计清理公共收益52.1万元,有效盘活公共资产,激活居民小区“自我造血”功能。

提升服务阵地效能。聚焦破解空间制约与功能单一难题,统筹盘活全域阵地资源,打造功能耦合、各具特色的服务场景。在中洲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以福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辐射登瀛广场、鳌头矶、钞关、由家喜铺、“不貳”茶社等场所作为党群服务中心的延伸阵地,实现了便民服务、旅游休闲、沉浸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有机融合。开展“一社一品”攻坚,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打造,在古城区福德社区开展“运河岸边是我家”系列活动,在老城区南门社区形成“熟人小区+商圈”融合型党建治理模式,在新城区济津社区、歇马亭社区围绕“一老一小”建立服务“微矩阵”。依托“三建两清”行动,依法依规清理社区物业公共用房41处,有效破解红星社区等4处党群服务阵地空间困局,全面激活“家门口”服务阵地的生机活力。

创优邻里活动载体。深挖运河文化基因,创新治理情感纽带,搭建“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活动载体。创办汉服文化创意周、美食文化周、民俗文化展示等运河“临”里文化系列活动,引导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内文体娱乐、文明劝导、公益服务等群众性组织和社会组织资源,邀请非遗、美食等“守艺人”参与社区党群活动。截至目前,24个社区累计发布“幸福社区”党群活动1156次,成功将区域特色文化与邻里共同记忆符号融入其中,有效凝聚群众于组织周围。统筹盘活街道党建综合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邻里汇等39处阵地资源,创新开展“周末寻事”“邻里集市”“幸福拼桌”“社区书记TA来了”等行动,将“有事来聊”为民服务场地拓展到小区广场、楼栋门前等生活场景,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1日第19版)


责任编辑:越玥

治理理论社区功能邻里中心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