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在新海港“司机之家”驿站为过海货运司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海口市委组织部供图
清晨6点,海南省海口市新海港“汽车之家”的灯光已经点亮。货车司机陆续走进大厅,在自助服务终端前熟练地操作着。“现在过海前随时都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还能洗个热水澡,再也不用缩在车里将就了。”一位即将过轮渡的货车司机欣慰地说。随着《海口市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具体措施》出台落地,这样的场景,在海口暖“新”驿站里随时可见。近年来,海口市开展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先锋行动,逐步探索出一条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新阵地
构建全域服务网络
在暖“新”驿站,一位外卖骑手边给电动自行车更换电池边说:“现在半夜跑单,再也不怕车子没电了,即使下雨淋湿了工装,驿站也能免费烘干消毒。”
海口市着力建设覆盖全域的新就业群体暖“新”服务网,通过“市级示范站+区级标准站+社区微驿站”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主城区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全市共建立184个暖“新”驿站,其中6个枢纽型示范站日均接待3600多人次;改建42个24小时智能管理的党群服务中心站,136个社区微驿站随时提供应急服务。
搭建“椰城暖新”数字化平台,并全面接入暖“新”驿站,实现“一键服务、一键提交”,问题处置“一网通办”,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让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便捷服务。目前该客户端平台累计解决诉求1.2万件,好评率98%。
通过“实体站点+数字平台”双轨服务模式,既解决了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吃饭难”等现实问题,又通过信息化手段延伸了服务触角。从清晨到深夜,从城区到码头,从实体站点到智慧平台,驿站大门始终向新就业群体敞开,这张精心构建的暖“新”服务网,正以有温度的服务托起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
新力量
传递能量彰显担当
6月16日,在秀英区长滨路顺丰快递驿站党员活动室,3名顺丰快递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近年来,为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工作,海南省将海口市作为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联系点,严把党员入口关,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并通过“数据筛查+驿站登记+一线考察”等程序,全面摸清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等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年5月,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入党申请人数同比增长116%,一支充满活力的“椰城先锋”队伍正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在这支先锋队伍中,海口公交新月出租车司机吴全平正是“双培双带”计划的生动实践者,他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牵头组建党员“爱心车队”并担任队长。自车队成立以来,每周日上午8点就会准时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门口,无偿接送前来就诊的患者,截至目前已免费接送3.2万人次。今年4月,吴全平同志荣获“海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新赋能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日前,一名网约车司机在接单途中发现美兰区长堤路存在井盖破损的情况,影响附近居民和车辆通行,便通过“随手拍”系统上传了这一隐患。接到诉求后,市政部门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该路段的修复工作。
海口市探索创新“数字赋能+多元共治”的智能系统,打造社区安全隐患“吹哨员”治理模式,实现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处置、闭环反馈”,结合建立“新就业群体议事会”制度,围绕民生反映强烈问题,新就业群体定期收集意见建议并上传智能系统,已推动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350多件,激活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海口市引导45名新就业群体兼任网格员,组建13支“蓝骑士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创建、助老送餐、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成立“红旗方向盘”网约车党员志愿队,护送高考学子、保障大型演唱会、输送滞留旅客12万余人;打造“琼快先蜂”快递党员志愿队,开展各种应急救护2100余场次,服务时长突破15万小时。这支由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在自贸港建设中展现出了新时代党员的风采。
海口市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新就业群体实现了从“城市过客”到“治理主角”的跨越式转变,将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以“移动探头”“平安哨兵”等载体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25日第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