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园改造完毕 昨起焕新开放

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百年历程展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幕

2025年07月02日 23:54:09 广州日报卜松竹

春园自今年2月18日起临时闭馆,如今焕新重开。

春园自今年2月18日起临时闭馆,如今焕新重开。

此前,为进一步提升参观环境,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对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建筑本体实施了保养维护和消防、安技防改造。春园自今年2月18日起临时闭馆,如今焕新重开。

春园26号修缮改造中

春园是指广州东山新河浦22号、24号、26号三幢合一的联排洋楼,是由一名姓黎的美国华侨商人与其他两位华侨在1922年兴建的砖木混凝土结构的公寓式楼房。1923年4月,中共中央从上海移驻广州。1923年6月中共三大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等部分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春园24号居住办公。出于经费、安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考虑,中共广东区委在春园附近还租了一间两层楼的小房子作为中共三大会场,也就是现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门前广场所在的位置。在中共三大召开前后的时空里,春园都是非常重要的“亲历者”。

当时,马林和中共中央领导人经常在春园24号楼二楼客厅、三楼客厅研究国共合作的方针策略,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中共三大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等。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在春园24号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机关也是在春园24号办公。1923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根据形势的变化,由广州迁回上海办公。春园作为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的使命才告一段落。

2006年,春园24号复原修缮后对外开放。2013年春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又完成了复原提升。目前,春园26号的修缮改造工程也正在推进当中。据馆方介绍,未来这里将设立筹备中共三大与共产国际、联共(布)的相关主题展览,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互动空间。

“三大文创”亮相

在春园24号重新开放之前,由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百年历程展”也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幕。

本次展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百年演进脉络,生动展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革命斗争、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事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支部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壮阔历程,深刻阐释党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所发挥的组织动员、政治引领、凝聚群众的核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先锋堡垒,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彰显使命担当。

展览分为“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支部建设在探索中前行”“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六个部分,展出众多极具代表性的藏品与资料。

展览开幕同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文创店也全新亮相。记者了解到,首批推出的产品以中共三大历史为核心,以会址纪念馆的建筑造型为灵感,涵盖文具、服饰、潮玩、日用品等多个种类,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其中,用“春园”“中国青年”“1923”等历史元素设计的文创造型雪糕,因其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和极其“出片”的特色,吸引众多市民购买拍照。“四季礼赞”保温杯通过“春的种子”“夏的绚烂”“秋的丰收”“冬的凛冽”四款主题色,将自然时序的流转与红色精神的不朽巧妙融合,诠释革命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的生生不息,赢得观众青睐。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文创店满足了观众“把红色记忆带回家”的愿望,此次推出“三大文创”是初步试水,今后将继续提炼中共三大的革命文物、宣教品牌、美丽东山等IP,转化为更为丰富多彩的可触摸、可感知、可带走的“红色记忆”,继续让珍贵的文物故事、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以更加生动、亲切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责任编辑:张阿嫱

春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