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启动,让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进入高校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交流经验。10年来,149所院校累计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直接培训非遗传承人5.1万人次;各省区市同步开展研培工作,参与院校超过200所,惠及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超过20万人次,形成了独特的非遗传承创新之路。
2025-07-11 23:56:01)由西藏攸贝文化发起,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指导的《YOOBEI守艺人计划》于7月7日在西藏拉萨启动,旨在通过影像记录、数字化技术与立体化传播,展现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与理念,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创新,实现“可触摸传承”。
2025-07-09 23:43:38暑期来临,广东潮州古城游人如织。远离热闹喧嚣的牌坊街,义安路铁巷己略黄公祠吸引了大批游人,在这座被誉为“潮州木雕一绝”的艺术殿堂里驻足欣赏。这间祠堂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潮州望族黄氏家族宗祠。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辜柳希讲解称,潮州木雕特色之一就是髹漆、贴金,有金碧辉煌的效果,故又称金漆木雕。随着潮州旅游热度上升,潮州牌坊街、开元寺周边涌现大批潮州木雕艺术馆。
2025-07-09 23:42:37在江西新余夏布绣博物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夏布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正将一块绣着青花纹样的夏布,放在时下正风靡全球的潮流玩偶“LABUBU”身上比对,一件浸润时光的“非遗高定”正与当下潮流开启古今对话。夏布绣俗称“麻布刺绣”,与夏布织造技艺同源共生,流传于江西民间已有千年之久,盛于当代,2014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5-07-07 23:58:13随着巨猿洞、白莲洞遗址、柳江人遗址、鲤鱼嘴遗址及凤岩遗址等多处史前遗址的发掘,柳州乃至广西的史前文化为众人所知,成为探索早期现代人类起源和史前文化发展演化的热土。近日,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凤岩遗址考古成果交流会在柳州举行,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这里。经研究分析,白莲洞遗址保存了距今3.7万年至0.7万年的连续堆积,可划分为5个文化时期,展示了史前人类跨越3万年洪荒岁月的社会变迁。
2025-07-03 20:48:07郭喜梅正在创作漆画。市级非遗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喜梅却笑着说:“夏天反倒适合做漆器,温度高,漆干得快、干得透。”郭喜梅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有一间工作室,名为“梅艺漆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釉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学强、王志平夫妇第一批入驻。目前,刘家堡村共进驻太原剪纸、西华门舞狮、太原锣鼓等40多个非遗、手工艺项目。刘家堡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07-03 20:34:33近来,一家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木工坊,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三四天后,手中木块将变成一尊尊的傩面具。工坊主人汪儒斌,系恩施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分布于中国十余个省份的至少20多项与傩有关的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木工坊里,此起彼伏的木槌声与年轻人的欢声笑语相互交织,让古老的傩面有了另一种“新面孔”。
2025-07-03 20:33:41近年来,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佳绩不断,“梅”“兰”竞放。至此,浙婺已有陈美兰、张建敏、杨霞云、楼胜、陈丽俐5位梅花奖演员。继不久前的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浙江婺剧3位“90后”演员李烜宇、刘福明、楼依婷获“白玉兰奖”之后,浙婺再添一朵绚烂的“梅花”。日前,记者前往浙江金华,探寻浙婺“梅”“兰”竞放背后的密码。
2025-07-02 23:00:17一方舞台,两把椅子,一段天津话的“贯口”刚响起,台下观众便笑声连连。包袱响处,掌声起伏。在天津名流茶馆,每逢周末,市民和游客早早入座。6月23日晚,民众在天津名流茶馆听相声。相声,这门源于清末的曲艺形式,自市井兴起,生根于天津,至今已逾百年。2008年,相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的观众最挑剔,也最懂行。”近年来,天津相声界注入了新活力。
2025-06-26 20:22:21《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