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在算珠间快速跳动,算珠不断发出碰撞声……2025“指尖上的智慧”青少年珠算文化非遗大会暨珠算非遗实践活动8月2日至3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珠算,这一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古老技艺,有着逾1800年的悠久历史。2008年,珠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延边州珠算心算协会秘书长、珠心算世界冠军、本届大会总裁判长吴美玲展示珠算心算。
2025-08-05 14:21:30盛夏时节,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华调吟诵代表性传承人于利走进鹤岗市大街小巷、社区广场传授华调吟诵技能。他准备在今年年底前成立4支华调吟诵小分队,走向乡镇村屯、田间地头进行惠民展示。2017年,华调吟诵进入鹤岗市实验小学,以华调吟诵八大调对古典诗词进行吟诵,使枯燥的文字在课堂上鲜活起来。从2017年至今,于利推动华调吟诵在鹤岗市13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所高校和部分社区开展传承展示活动。
2025-08-01 20:18:517月11日至17日,2025年盐边县少数民族火把节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火热举行。这场由盐边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格萨拉彝族乡等联合主办的盛会,以“各族群众心连心 携手奋进共富路”为主题,开展了朵洛荷表演、传统民俗竞技比赛、毕摩祈福送火、群众运动会、星空露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当地各族群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一堂,共度这一盛大节日。
2025-07-30 21:02:07在山东沂蒙老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小孩童,张口便能唱出“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山小调感应着时代的心跳,传唱至今、经久不息。沂蒙山小调是在歌曲《反对黄沙会》的基础上改编而来。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上,老中青三代歌手同台演绎沂蒙山小调。“跨年龄组合既保留了沂蒙山小调的乡音和起承转合的传统结构,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沂蒙山小调当然也在走向远方。
2025-07-28 16:40:26“永德实践”以自己的探索定义了残疾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受助者,而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创新者。日前,在2025年永德芒果之乡文化旅游节上,云南省永德县永康镇“凤凰花开美丽工坊”展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2016年起,永德县开始探索“非遗+助残”模式,通过系统培训让残疾人掌握非遗技艺,并帮助他们成立合作社、打通销售渠道。在永德的绿水青山间, “非遗+助残”正编织着动人的文化图景。
2025-07-25 21:53:09新华社杭州7月22日电 龙灯鱼灯飞舞,管乐锣鼓齐鸣,村民们前拉后推,一艘安放在拖车上的仿古木船缓缓向前,沿途观众人山人海,22日是大暑节气,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的“送大暑船”民俗活动当天下午1时准时开始。“大暑船”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金勇说,“送大暑船”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渔民的“夏季嘉年华”。
2025-07-25 21:47:56盛夏7月,广西南宁星湖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内,清亮悠扬的刘三姐歌谣徐徐传来,“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正在这里展出。刘三姐被誉为“岭南歌仙”,其传说在广西广为流传,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文化符号。
2025-07-23 23:56:19围观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惊叹声与喝彩声。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炼火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花溪风景区演出时的火热场景。近年来,磐安县加快推进非遗进景区,以“非遗+旅游”模式为景区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磐安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感慨。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磐安将继续发力,让非遗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2025-07-16 22:00:10湖南岳阳非遗工匠城的剪纸工作坊里,藏族学生索朗潘多正与同学一起创作《守护一江碧水》主题剪纸作品。这幅作品以洞庭湖为背景,融合传统剪纸手法与唐卡元素,描绘出碧波荡漾的湖水、摇曳的芦苇丛、巍峨的岳阳楼和游弋的鱼群,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守护长江生态”的主题。如今,以数字化校馆共融为枢纽的美育创新,正在将岳阳的美育资源转变为流动的“文化基因”,向三湘大地多层次扩散。
2025-07-14 23:49:49《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