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黄梅戏的悠扬尾声在武汉剧院久久回荡。作为本次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的重要剧目之一,这部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精心打磨的匠心之作——黄梅戏《女国医》,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题材、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为江城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届时,来自金华的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将在武汉剧院连演两晚,为江城戏迷献上婺剧《三打白骨精》和《婺剧折子戏专场》。
2025-04-24 21:13:18王莹的画作如同一首轻柔的抒情诗,风格细腻且蕴含诗意,洋溢着独特的生命力与情感温度。宋涤的山水则如同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深情演奏着自然礼赞的宏大乐章,凭借对色彩和光线的绝妙处理,开创了中国彩墨写实绘画的先河。4月19日,“彩墨传情”书画作品展在北京紫竹院公园问月楼开幕。此次“彩墨传情”书画作品展,将持续至7月6日。在捐赠仪式环节,王莹和宋涤分别将作品捐赠给紫竹院公园,
2025-04-22 16:18:54演出中,她还主动举手“入戏”,为主角张生和崔莺莺的婚礼献上才艺表演。今年春节前后,该剧再次改编后进驻武汉地标晴川阁景区进行实景演出。更大的创新在于演员与观众的频繁互动。大约每10分钟便有一次邀请观众“入戏”的情节。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福建泉州,距今已有约900年历史。2006年,梨园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04-21 21:16:24泉水响叮咚,快板传新声。如今,在新生代传承人不懈努力下,这项传统曲艺正讲述新时代的发展故事。在王派快板传承人刘亚伟的工作室,展柜里陈列着快板以及其他两样传统乐器“哈拉巴”和“仨拉击”。今年37岁的刘亚伟师从快板大师王文喜,王文喜的父亲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搭档王凤山。刘亚伟不断探索新的主题,将公益宣传、惠民政策和传统文化等内容写入唱词,快板成为讲述当代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载体。
2025-04-18 15:24:164月15日,广东省文艺名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佛山古镇文化展厅举行。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向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赠送题词,笑谈与梁玉嵘“亦师亦友”的深厚文艺情谊。佛山禅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梁玉嵘艺术工作室的落户,是当代艺术家文化自觉与家乡情怀的最好诠释,将有力带动禅城曲艺事业发展和曲艺人才培养,为禅城区建设岭南广府文化中心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2025-04-16 19:27:06清明期间,福建广泛开展瞻仰红色遗址、追思英烈等主题活动,各地红色文化场馆、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线路等成为人们重温红色历史、传承革命遗志的生动课堂。趁着清明假期,来自福州的游客李明专程带着家人来古田会议纪念馆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的人数不断上升。这是福建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热起来”的一个缩影。
2025-04-15 17:51:384月13日晚,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漫天飞舞孔明灯,几盏巨型孔明灯也在准备放飞。4月13日晚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澜沧江畔,56岁的岩香罕满足地看着一盏盏他亲手制作的孔明灯随风摇曳,升向夜空。当天,西双版纳傣族人民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傣历新年节。如今,岩香罕已成为西双版纳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傣族孔明灯”制作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月13日晚,西双版纳孔明灯制作传承人岩香罕接受采访。
2025-04-14 14:07:48春时正好,72岁的张俭一袭轻装,在小区广场打完一套八卦掌后,与年轻人角力切磋——对方发力推他时,他站在原地岿然不动;对方擒他手腕,他则顺势借力将其推出很远。张俭习武近60年,是吉林市程氏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10多年来,他频繁往返于吉林和厦门两地,推动“北拳南传”,包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学员在内的数百人向其学习。程氏八卦掌由程廷华所创,将摔跤等技艺融入其中,掌法变化多端,动作大开大合。
2025-04-10 15:23:25在当下的“国潮热”中,非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依托非遗技艺生产的传统手工艺品极具代表性。从服饰、家具等生活用品,到玩具、手办等消费品及旅游商品,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文化记忆,也在各个场景中表达着态度和情感,传递着独特的情绪价值。景德镇陶瓷世家“孙公窑”第四代传承人孙立新认为,把新时代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作品中,就会触达更本质的、影响范围更大的情绪价值。
2025-04-09 17:21:59《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