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邵县龙溪铺镇楠木社区,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沿岸的民居错落有致。溪边一栋红顶白墙的平房前,“四红平价超市”的招牌格外醒目。老板王四红正忙着整理货架,一旁的智能收银机不时发出“嘀嘀”的声响。这家看似普通的乡村小店,如今已是周边村民交口称赞的“便民中心”。
(图为店铺门口照片)
传统小店的窘迫困境
四年前,四红平价超市还是一家典型的乡村夫妻店,斑驳的墙面贴着泛黄的促销海报,木质货架因年久失修而微微倾斜,货品摆放毫无章法——洗衣粉旁边堆着酱油醋,文具盒里混着棒棒糖。
五十平方米的店铺里,王四红和丈夫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经营全靠这么多年积累的“土经验”。“以前进货全凭感觉,要么卖断货,要么积压到过期。”王四红抚指着几箱过期三个月的方便面苦笑道。手工记账更是让只有初中文化的夫妻俩头疼不已。油腻的记账本上歪歪扭扭地记着进货单,某页角落还沾着酱油渍。“月底对账时,常常发现差了几百块,却找不到原因。”王四红的丈夫翻出三本字迹各异的账本,原来他们轮流记账时连数字写法都不统一。
更大的危机来自电商与连锁品牌的“降维打击”。距离镇上不到三公里的高速出口,开了两家24小时连锁便利店,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一夜之间被改写。
王四红算过一笔账,2021年店铺毛利仅2.7万元,比2018年缩水近六成。刨除1.2万元房租和儿子8000元的学费,家庭全年可支配收入不足7000元。“有次孩子发烧到39度,我们连1000块住院押金都凑不齐。”她摩挲着掉漆的收银台低声说,“我也想改,可兜里没钱,更没底气。”店铺玻璃门上“转让”二字贴了又撕,至今留着胶印的痕迹。
品牌终端的升级蝶变
转机出现在2022年。新邵烟草推进“湘村636”农网终端改造,客户经理孙志刚第一次来到店里时,就被它的地理位置所吸引:“您这店位置真好!往前是镇中心,往后连着几个自然村,要是升级成品牌终端,准能成为乡亲们的‘便民中心’。”
“一开始我摇头。”王四红说,“加盟要花钱,万一亏了咋办?”客户经理孙志刚带着政策明白纸跑了七趟,详细讲解烟草公司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装修补贴、统一配备智能收银系统、统一价格管理、专属货源保障和专业培训支持等。为了让王四红眼见为实,孙志刚又带她到已改造完成的“湘村636”店铺参观,灯带下的卷烟像艺术品,扫码枪一响,库存实时更新,店铺所有商品库存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再自己用小本本一个一个记来盘库存了。
2022年8月,合同落笔。20天完成拆旧建新,吊顶装上LED灯带,卷烟背柜全部换成统一背柜,非烟区引入乡村振兴专柜,新邵本地的“桂丁”茶叶、“筱溪”鱼干摆进玻璃橱窗。“现在系统会提醒我该补什么货、补多少,再也不用担心库存问题了。”王四红笑着说。改造后的“四红平价超市”像被按下了快进键,2022年销售86万元,是过去的4.8倍。
(图为店铺整体照片)
温暖乡邻的便民中心
“开店不能光想着赚钱,更要想着怎么服务乡亲们。”这是王四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孙志刚的建议下,她在店里专门开辟了“便民服务区”——配备了免费充电插座、饮水机、医药箱和休息座椅,很快就成为过往司机、环卫工人和留守老人的“温馨港湾”。
去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村里留守老人的刘奶奶突然头晕不适,正好来到店里买东西。王四红立即扶她到便民区休息,从医药箱取出血压计测量,发现血压偏高后,马上联系了村医。等待期间,她一直陪着老人聊天,还熬了一碗热粥。“要不是四红及时发现,我这把老骨头可能要出大事。”刘奶奶事后逢人就说。
王四红的小店不仅用智慧终端连接了现代商业的脉搏,更用点滴善举成为串联乡邻情感的纽带。“以前觉得开店就是买卖,现在明白了,咱这柜台连着的是乡亲们的生活。”夜色降临,超市灯火通明,王四红指着墙上新挂的“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店”铜牌,笑得像龙溪铺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