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烟叶进入圆顶期,河南省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聚焦烟叶打顶抹杈、结构优化、无人机补钾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科学管理+科技赋能”协同发力,全力筑牢烟叶稳产提质根基。
打顶抹杈讲门道调控体态促增收
在卢氏县范里镇烟田,生产技术员王赟正指导烟农开展打顶作业:“打顶之前要学会三看。一看烟株长势,肥力旺盛田块采用盛花打顶,偏弱田块实施现蕾打顶或者初花打顶;二看留叶数量,严格控制单株有效叶数在18-22片;三看田间整齐度,分批次完成打顶确保成熟一致。打顶后腋芽生长迅速,必须及时抹除,否则会白白消耗烟田肥力。”“原来一项简单的打顶抹杈工作,里面也有这么多门道,今天我可又学到新知识了。”烟农王大叔若有所思地说道。
图为烟农正在进行打顶抹杈。
“打顶抹杈是调控烟株体态、确保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我们通过广泛宣传、技术指导、督导考核等举措保障这项技术在全县100%落地。”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主任范博介绍道。
优化结构去废叶提质增效鼓钱袋
“底部脚叶光照不足、品质差,及时摘除能促进烟田里通风透光,让养分集中供应中上部叶片。”卢氏县东坪烟站生产技术员赵雷正在为烟农讲解结构优化技术要点,“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结构优化力度,并及时将废弃烟叶拉至集中处置点,避免二次污染。”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烟农正按照“狠打6-8片”的原则清除不适用烟叶。
科学调控带来显著成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自从大力推广结构优化技术以来,全县中上部烟及上等烟比例显著提升。烟农来志超算了笔账:“加大结构优化力度后,烤出的烟叶均价每斤多卖2元,50亩地增收2万多元,‘钱袋子’更鼓了。”
精准补钾靠飞机省工增效乐农家
在卢氏县杜关镇示范烟田,两架农用大型无人机正匀速掠过,将雾化的钾肥精准喷洒在叶片上。“传统人工喷肥每亩需2小时,现在无人机10分钟就能完成,效率提升10倍以上,并且搭载的北斗定位系统可实现精准导航,较人工喷施更加节省肥料。”无人机作业队队长张阳一边操作一边介绍道。
图为无人机正在进行作业。
烟农阴振华站在田边,看着自家种植的20亩烟田随着无人机飞过后全部被均匀喷施上了钾肥,心里乐开了花。“原来人工喷洒,不仅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用上了无人机飞防之后,真是省心省力。”他高兴地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科学管理+科技赋能’协同发力,聚焦田间管理、烟叶烘烤、烟叶预分级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动烟农减工降本增效,为实现烟叶更兴、烟区更美、烟农更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朱斌斌)